唐泉第一珍“咸通玄寶” |
發(fā)布日期:05-10-26 02:4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榮列中國名泉“五十珍”之一的唐代第一珍“咸通玄寶”錢,其無論是傳世的珍稀性,還是史料的價值性,都可說是無與倫比的。 摯友牛先生于2002年喜獲一泉,經辨認,乃唐代第一珍“咸通玄寶”。對于古泉,我是門外漢,但出于好奇,也想見識一下這枚千年珍幣。蒙牛先生不棄,誠邀我前往其府上。 為了能更加零距離地識別古泉,征得牛先生的同意,我相邀了在安慶圈內玩古泉眼力很高的一位錢幣專家一同前往甄別。到達時牛先生已在府外迎候。進府寒喧后,馬上切入正題:“賞珍泉”。 牛先生凈手后,從藏匣內小心翼翼地取出精致小盒,同時遞上一款高倍放大鏡。 此珍泉名曰“咸通玄寶”,經查為唐代第一珍。泉直徑23毫米、穿徑7毫米、重3.2克。品相尚好無損。珍泉正面字口清晰,背面綠銹斑斑(也就是錢幣界常說的紅斑綠銹)。用高倍放大鏡細觀之,此古泉拙樸之中呈現(xiàn)遒勁,大雅之外透著靜穆。字體風格有六朝墓志之神韻,筆畫“隸中寓篆”、“楷中見行”,仿佛一幅精美的書法佳作,令人不忍釋手。隨同前往的A先生在反復的甄別后,認為該泉不同于世面上出現(xiàn)的大量仿幣。見銹色、重量、字口以及自然包漿無作偽改刻之痕跡,應為真品無疑。 關于“咸通玄寶”錢,丁福保先生《歷代古錢圖說》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介紹:“古泉匯考舊譜,唐咸通十一年,桂陽監(jiān)鑄錢官王彤進新鑄錢,文曰咸通玄寶,尋有勒停廢不行”。這短短三十幾個字是說該泉新鑄不久,就被勒令停止發(fā)行。該珍泉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經歷數(shù)朝,再加上戰(zhàn)火頻仍不斷,故能傳到今日已很不易。無怪乎被錢幣權威尊為“唐代第一珍”,實不為過譽也。據考,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陜西曾出土一枚,現(xiàn)藏某地博物館。 該泉曾經中國錢幣專家董大勇先生鑒賞認可。 今借《收藏快報》一角,介紹出來,與諸泉友共享。若文有不妥處,深望專家不吝賜教。 |
上一篇:有幸目睹稀世珍幣 |
下一篇:太貨六銖與政治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