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的房
地產總量雖然沒有長三角、珠三角大,但其有效需求非常強烈。很多品牌房地產公司可以借助品牌影響力直接提升其市場占有率!币患曳康禺a企業(yè)資深人士評價說
但目前來看,一些老工業(yè)基地依然存在市場化程度不高的情況。所以地方政府要引發(fā)大規(guī)模的群體性投資,仍需要一段時間的經驗積累
上海一家大型地產商正有意收購沈陽市的多家國有房地產公司,以獲得在東北進一步發(fā)展的機會。之前,上海置業(yè)(1207.HK)發(fā)布公告稱,將以2.04億元的代價,收購沈陽華銳世紀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51%股權。
在日前召開的新滬商世紀論壇上,上海新融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總裁紀軍就此評價說:“繼兩三年前‘振興東北’的投資熱潮,今年以來東北的投資再次興盛,一些老工廠以及企業(yè)改制則為滬上企業(yè)投資創(chuàng)造了機遇!
但是依然有房地產企業(yè)認為:“最近一段時間涌現出來的東北投資潮僅是個案,透露出了部分資金的流向,但是還不足以說明接下來的一個投資趨勢!
上海投資熱潮
上海一家大型房地產企業(yè)自今年下半年以來,已與沈陽市有關部門多次談判,其焦點在于收購沈陽市的多家國有房地產公司。
在此之前,該企業(yè)在長春已經有了幾十億元的投資項目,并啟動了其東北戰(zhàn)略。
“沈陽市的國有房地產企業(yè)在近兩年集中進行轉讓,有些已經被境外機構收購。目前正在尋覓買家的,是一個國有企業(yè)打包的項目。”知情人士透露說!兜谝回斀浫請蟆妨私獾剑哼@個原本由6家房地產企業(yè)打包的項目,目前已經增加了新的房地產企業(yè)進去,可能接下來這個資產包還會有所變化。
這個由沈陽市常務副市長親自過問的資產包目前還處于前期籌備階段,許多技術性問題還在最后的敲定之中。盡管如此,這個囊括了多幅地塊資源的資產包已經引起了上海地產企業(yè)的充足興趣。
同期,上海置業(yè)也發(fā)布公告稱,將以2.04億元的代價,收購沈陽華銳世紀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51%股權。
據了解,沈陽華銳世紀投資有限公司名下擁有位于沈陽CBD的一個商住物業(yè),占地約16萬平方米。收購完成后,沈陽華銳世紀將成為上海置業(yè)名下的附屬企業(yè)。沈陽華銳世紀的原兩位股東方分別持有公司95%及5%的股權,上海置業(yè)分別收購之后將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上海置業(yè)方面明確表示,此舉是為了保持土地儲備充裕及企業(yè)今后發(fā)展考慮。鑒于該物業(yè)未來發(fā)展?jié)摿α己,是“提供了一個補充其土地儲備的良機”。
土地升值成為投資動因
“最新的消息是,上海一家地產公司幾年之內在哈爾濱投下了100個億。此間還包括購買一個老工業(yè)基地的機床廠。在發(fā)展商業(yè)項目的過程中,這家地產公司已經引入了百聯和月星家居集團,在當地成為非常典型的滬商投資個案!奔o軍透露說,在這個項目中,月星家居就租了7.8萬平方米的物業(yè)。
另一家上海企業(yè)——上海商德(集團)有限公司最近在哈爾濱也已經投資成功一個鋼鐵加工經營中心。“此項投資包括830畝的土地?梢韵胍,明年這批土地的升值都可以達到50%到70%!痹摴究偨浝韯詵|說。
昂泰科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沈陽也擁有幾百畝的土地儲備,但他們還在尋找新的項目。對于沈陽樓市的走勢,該公司高級工程師李科認為仍然有上升空間。他介紹說:沈陽之前的鐵西工業(yè)區(qū)從兩三年前就開始進行產業(yè)轉移,將之前的包括大型啤酒廠、制藥總廠遷址。而很多溫州資本正是在兩三年前進入沈陽的房地產市場。這些土地現在大都已經升值了70%到80%。而同期房價也有了30%到70%的上升。
“外地開發(fā)商紛紛進入東北尋找商機。雖然現在老工廠的項目已經基本消化完畢,但是隨著很多東北城市新規(guī)劃的出爐,依然將有一波對房地產的強烈需求!崩羁普J為。
以沈陽為例,根據沈陽市城鄉(xiāng)建設委員會統(tǒng)計,去年沈陽房地產投資出現大幅增長態(tài)勢,累計完成開發(fā)投資413.6億元,同比增長20.7%,其中住宅建設投資309.3億元,同比增長32.6%。而根據沈陽市統(tǒng)計局的測算結果,2010年沈陽房地產開發(fā)投資將超過1200億元,“十一五”期間累計投資可達4000億元,年均投資800億元。而沈陽、大連、長春都成為開發(fā)商的投資熱點。
“東北的房地產總量雖然沒有長三角、珠三角大,但其有效需求非常強烈。很多品牌房地產公司在東北發(fā)展得就很好,可以借助品牌影響力直接提升其市場占有率!币患曳康禺a企業(yè)資深人士評價說。
但是,對于這一輪東北的投資熱潮,也有開發(fā)商持有不同看法。有資深人士分析稱:目前顯露出來的一些大型投資僅僅為“個案”,但是也顯露出了下一輪市場投資機會的所在方向。不可否認的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東北一些老工業(yè)基地依然存在市場化程度不高等情況。所以地方政府要真的引發(fā)大規(guī)模的群體性投資,仍需要一段時間的經驗積累。
Observation記者觀察
上海人在東北
前一段時間的東北之行,讓紀軍看到了太多滬商投資在東北落地的個案。而這些投資動輒上億元。
更令他感觸的是,今年下半年以來,上海一些大型房地產企業(yè)的老總頻繁造訪東北,都在以最敏銳的嗅覺來尋找新項目。
一個滬商老總在紙上為《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畫出渤海灣的形狀,然后點出環(huán)渤海灣的地方,有五點一線的港口。他激動地對本報記者介紹說:“這些都是清一色的深水港,以前海岸線旁邊的土地大都用來曬鹽,但是現在已經辟出了大量的出口加工區(qū),有些地價與‘零地價’幾無差別。立刻吸引了很多國外大的加工企業(yè)入駐,成為新的商機。”
齊路通一直忙于給上海人與東北人牽線。他是上海市東北經濟文化發(fā)展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在幾個大項目的追蹤過程中,齊路通認為最近東北的投資正在經歷又一輪高潮。
但是,這些經;钴S在東北與上海之間的投資人也看到了一些亟待改觀的情況,這也是在東北日益興旺之后逐步顯露出來的。
十分明顯的一個現象是,在與投資方接觸的過程中,東北很多政府依然是將“招商”當成第一要務。投資火爆的背后,是各級政府對于市場成熟度有些盲目自信。“萬事俱備,只欠招商”成為十分普遍的心理。而政府效率、誠信問題等都被掩藏在這種盲目的自信背后。
紀軍認為,東北人的理念問題必須改進。最大的障礙就是有時候會“急于求成”,在條件還沒有成熟的情況下就開始引入投資項目,最終導致項目的夭折,而投資也付之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