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 記者魏守倫
他來深圳第十年的時候,頃刻間變得一貧如洗;生活貧困潦倒時,身上只有5毛錢,但他在高消費的深圳過滿了一個月。他不是沒有想到過“一了百了”。是什么讓他能夠東山再起?
他當過深圳一家醫(yī)用電子儀器廠的廠長。為了一個高科技項目,他帶著國防科技大學的教授、博士們,蹲在馬路邊上吃年夜飯——盒飯。他還因此贏得了教授、博士的尊重。在工廠漸入佳境的時候,他為什么選擇了辭職?
他曾經百無聊賴,在圖書館靜坐了一個月來調整心情,以求“重整舊山河”:翻資料、找項目、搞論證、琢磨市場。
他的啟動資金是借來的,共6萬元。再一次的艱難起家是從1999年開始的,但是到了2004年,產值就達到1350萬元;國內85%的中大型高檔醫(yī)療儀器設備塑料外殼是由他制造的;他還把產品打到美國、法國。他靠的又是什么?
這是譚博夫在深圳制造的傳奇。這位深圳市鵬仕元儀器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告訴本報記者:“深圳是個能創(chuàng)造奇跡的地方。在這里,我努力了、我做到了!
“在一本雜志上,我看到醫(yī)療器械機殼的制造,比如說B超、核磁共振、腫瘤治療機等精密儀器設備的外殼制造,在國內還是空白。沒人做,而市場又有需要。我決定,就是它了!”
1、悲傷童年
孩童遭批斗深悟讀書好
譚博夫,1961年出生在湖南省湘潭烏石鄉(xiāng)。鵬仕元公司現在位于深圳市福田區(qū)農科中心工業(yè)區(qū)內。在鵬仕元公司的總經理辦公室,譚博夫回顧自己的不幸童年。
譚博夫的外公在解放前是家鄉(xiāng)一所學校的校長,外婆是個教員,還是個地下黨員。外婆的哥哥曾在法國留學,和周恩來是同學。解放前,在武漢過渡的時候,船出了問題。他為了搶救落水的人,自己被江水沖走了。
這段輝煌的家族歷史,沒有給晚輩的譚博夫帶來幸福。在十年浩劫期間反而成了“罪過”:外公、外婆被批斗。因為外婆的哥哥已經去世了,沒有人能講清“歷史問題”,譚博夫跟著遭殃。
有一次,小小的譚博夫陪著外婆挨批斗。當過教員的外婆看到有條標語寫錯了,就對批斗者說:“嚴厲批斗的‘厲’,不是鼓勵的‘勵’。”結果是遭到更嚴厲的批斗。譚博夫告訴記者:“我當時就想到,沒有文化是不行的。于是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
從那時到現在,已經當上總經理的譚博夫還有著這樣一個習慣:看書。書的內容主要涉及企業(yè)管理、領導藝術等等。譚博夫對記者說:“人啊,有兩個滿足感:看完一本書和有100萬元身價。翻開一本書,剛看幾頁,可能覺得沒有意思,但是堅持把一本書看完了,還是有很多好玩的地方。這就是一種滿足感吧。另外,掙錢是沒有窮盡的,達到100萬的時候,心理上應該是個坎兒。”
出生是沒法選擇的。但是有一件事,一直讓譚博夫引以為自豪:“我是彭老總的小老鄉(xiāng)。彭德懷老總就出生在湘潭烏石鄉(xiāng)!
譚博夫說:“彭老總馳騁疆場的豪邁、對真理的不懈追求、一生坦坦蕩蕩的胸懷,都是我非常景仰的。我從彭老總那里學到并融入我性格當中的,有自信、堅強、和善等。都說商場如戰(zhàn)場,我能夠從刀光劍影般的商場上趟出一條血路,也與我的性格有很大的關系!
2、人生低谷
窮困潦倒身上僅剩5毛錢
譚博夫調入深圳是在1986年。此前,他1977年高中畢業(yè)后就參加了工作,是在一座煤礦上。
深圳經濟特區(qū)火熱的生活,讓譚博夫感到不適應的是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工作、生活都逼著他保持一種對知識的強烈渴求。為此,他在某醫(yī)療器械學校讀書,時間是1989年至1991年。后來,他又入讀深圳成人教育學院會計專業(yè)。1995年至1998年則參加了湖南大學函授的企業(yè)管理。譚博夫說:“人,要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不學習,肯定不會有進步。這種感覺在深圳特別強烈!
1995年至1999年,譚博夫被任命為深圳一家醫(yī)用電子儀器廠的廠長。他說:“我真的想把企業(yè)搞好。我還一直認為,要搞就搞高科技!
高科技并不是誰都能搞的。對高科技沒有什么研究的譚博夫首先想到的是專家。他邀請國防科技大學的教授、博士到深圳;為了一個項目,他們一起沒日沒夜地干活。有一年春節(jié),他們就在馬路邊吃的年夜飯,每人一個盒飯!敖淌、博士看到我跑上跑下地忙活,也很感動。我的目的是多學一些知識——他們都是專家,對我來說是多好的學習機會!”
沒日沒夜地在工廠里面忙碌,對家庭的照顧幾乎等于零。譚博夫直率地承認:“我對家庭是有太多的虧欠。1996年8月,我離婚了。”
在來深圳十周年的時候,譚博夫凈身出戶、一貧如洗!凹依镏挥幸粡垎稳髓F床、一個爛凳子、一個電視機。最潦倒的時候身上只有5毛錢,但是我用了一個月!怎么辦?吃朋友的、喝朋友的。”這種潦倒的日子持續(xù)了一年。家庭的破裂、人生的打擊、生活的潦倒,譚博夫多次涌起“死的念頭”——到底應該怎么辦?
離婚之后的譚博夫想念孩子,經常下意識地走到幼兒園外面,隔著鐵欄桿遠遠地凝視:“我想孩子!”譚博夫到現在還記得:“1997年8月31日的晚上,我爛醉如泥、不省人事。這個日子,永遠不會忘記——因為就在那天凌晨4時,英國王妃戴安娜死了!
1998年春節(jié)來臨了,譚博夫獨自一個人回到湖南老家!熬驮诟改傅臉窍,我呆呆地坐了兩個小時,抽了整整一包煙。我老爸是當兵的,家教很嚴。他會問我為什么一個人回家,我怎么回答?我沒臉見爹娘!”小時候被拉到臺上挨批斗,小小年紀的譚博夫沒有哭;生活窮困到極點的時候,譚博夫沒有哭;但是,說到這里,已經44歲的譚博夫觸到了傷心事。記者注意到,他猛吸一口煙,眼眶里淚光閃閃,言語哽咽了足足一分半鐘。
廠子好了、身體垮了、家庭破了;自己的工作還沒有得到應有的理解。譚博夫:“我很傷心。1999年,在工廠逐漸好起來的時候,我辭職了!
3、第一桶金
在無人開墾的空地上拓荒
記者問:“你是不是和很多人一樣——辭職以前已經找好了出路,比如說利用原來的資源積累了的客戶、擁有了資金、聯系了買家?”
譚博夫:“沒有。當時,我一沒有錢、二沒有項目,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我當時經常自問的倒是,我該怎么辦?”
辭職后的譚博夫生活潦倒,但精神并不頹廢。經過幾個月的反思,他開始調整心態(tài),決定“重整舊山河”。譚博夫回憶說:“那個時候,我天天泡在圖書館里,前后有一個月。看雜志、查圖書、尋項目、覓方法;我還對那些很有希望的項目進行反復的論證——我能搞成嗎?想成功的話,難度在哪里?反反復復地看、反反復復地想。在一本雜志上,我看到醫(yī)療器械機殼的制造,比如說B超、核磁共振、腫瘤治療機等精密儀器設備的外殼制造,在國內還是空白。沒人做,而市場又有需要。我決定,就是它了!”
1999年底,譚博夫開始東山再起。
制造醫(yī)療器械機殼沒有資金,他借了6萬元。也沒有成立自己的公司,就找了6個熟人。先聯系好買家、談好價錢,譚博夫就到廣州輕工學院找專家,做實驗。制造一個送走一個,2000年下來,已有了20萬元的賺頭。
譚博夫:“這是我東山再起的第一桶金。其實2000年上半年,我的隊伍已經從6個人擴展到32個人,2000年底達到50人,銷售額突破120萬元,F在原材料漲價了,錢沒有那時好掙了。后來我成立了個公司,也有個朋友投進了部分資金,現在是股份制了。不過到目前為止,我都沒有從公司里面拿過一分錢的分紅——都投入到擴大再生產了。生意一直這么做下來。2004年的銷售額是1350萬元,2005年我想應該能過2000萬元。”
鵬仕元公司的伍堅工程師是這樣評價譚博夫的:“他為人很直率,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還有專業(yè)眼光,看準了方向就一直走下去。我們現在做的醫(yī)療器械機殼,是別人沒有注意的領域。他在短時間內能聚集160多人,還在珠海設有分廠。不簡單!”
4、放眼長遠
6萬元5年變成1350萬
譚博夫與他的鵬仕元在同步成長。企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帶來了發(fā)展中肯定會遇到的管理問題。再加上制度方面的不完善必然帶來的負面影響,在鵬仕元的快速發(fā)展中積累到了爆發(fā)臨界點?嗑凭瓦@樣釀成了:2001年某一個月,公司總共賣了50件貨物,但是被退回來了30件。
“問題出在哪里?”譚博夫在自問,員工們在反思。
“不怪市場要求高,病因肯定在自身。我發(fā)現,毛病就出在包括我在內的管理層——沒有規(guī)范的制度!”譚博夫對記者說,“在申報質量認證體系之前,我想同一些國際大企業(yè)打交道,可人家根本不理我,比如像全世界醫(yī)療儀器設備第一大供應商的美國GE公司,當時就是這樣——當然,現在有很好的合作。
這有點兒像幾個人玩游戲——我想和人家玩,可人家不跟我玩。他們的理由是,你產品的質量不穩(wěn)定。辦事要有規(guī)矩,要想做大企業(yè)也必須按國際標準來!
譚博夫決定:申報ISO9000質量認證體系,嚴格按照國際標準行事。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長遠的發(fā)展眼光。有人就提出來說,不搞ISO9000也不是沒有生意做;搞那么個東西,花錢又費時的,沒有必要。
譚博夫認準的事情,沒有人能改變!捌髽I(yè)不會永遠停留在這么小的規(guī)模上,它肯定會走向世界、也必須走向世界。企業(yè)在發(fā)展過程中,如果管理跟不上,企業(yè)可能也會很快上去,但是更會很快衰落!彼f,“產品質量的提高,不靠制度是達不到市場要求的,而市場要求也是逐步提高的。一個企業(yè)的衰落,不是被競爭者搞垮的,而是自己把自己搞垮——自身的競爭力不夠,水平不隨市場的要求而提高,最終被市場淘汰!
2004年,公司建立健全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效果也顯現出來了:產品質量提高了,退貨的現象很少發(fā)生了;公司業(yè)務不再局限于醫(yī)療器械行業(yè),美容設備、數碼電視等其它行業(yè)的業(yè)務也來了;美國的、法國的、意大利的等等國際業(yè)務都來了。
譚博夫很自豪:“原先是客戶選擇我們,現在是我們選擇客戶。一年到頭,我們的活兒忙不完。我們把客戶分成ABC三等。A等,是講信譽的,可以完全信賴;B等,要有預付款才制造供貨;C等,不付款就不制造供貨。當然了,最主要的是我們產品的質量過得硬。”
5、成功經驗
企業(yè)管理親朋靠邊
記者問:“你做生意沉沉浮浮多少年,有沒有自己感到最得意的是什么?”
譚博夫想了足足3分鐘:“應該還是在每年舉行的全國醫(yī)療器械博覽會上。我會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到各個攤點去逛。人那么多,每年去的人也都不一樣,也沒有人特別注意到別人。但是,我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話——想要好的?還是找深圳的鵬仕元吧!”
有一段時間,國家物資調配中心緊急需要大批的麻醉機、呼吸機等,他們指定鵬仕元公司供應。譚博夫感慨:“那一個月時間,忙!每天24小時,我們工廠的機器不停歇。一批10多臺天天往機場送貨,直接拉到停機坪上飛機。但是,我更認為這是社會對我們的一種認可!
記者問:“高科技企業(yè),壽命只有兩三年的多的是。你能在如戰(zhàn)場一般的商場上趟出一條路來,你覺得自己成功的經驗是什么?”
譚博夫這次沒有停頓:“我自己覺得有5個方面!
首先是抓規(guī)范管理。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不按國際慣例出牌就沒有大出息。其次是要抓財務控制成本,F在原材料成倍漲價,利潤空間在縮小,但是內部是可以挖潛的。第三就是引進人才。他們多次到人才市場引進塑料成型、模具制作、制作工藝、財會等急需的人才。
“第四點是我要強調的,就是千萬不能用家里人參與管理!弊T博夫很堅決,“用了七大姑八大姨,怎么管理?他們違反公司規(guī)定,怎么可能做到公正公平?”譚博夫太太現在雖然沒有工作,但是譚博夫不讓她進自己的公司上班。他說,自己看多了這樣的教訓:公司老板,用自己的小姨子當會計、小舅子當采購、弟弟當銷售,結果搞得亂七八糟!記者進一步問:“你這樣說,太太知道了會不會找你麻煩?”譚博夫也進一步答:“我原先就給她說過,她也有過抱怨。但是,這是我的原則!”
“最后一點是我要特別強調的,就是千萬千萬不能不尊重自己企業(yè)的女孩子!弊T博夫沒有絲毫玩笑的成分,說這句話的時候是一本正經的,“女員工就是自己的姐妹。對自己的姐妹,所能持有的惟一的態(tài)度就是——尊重。人家從全國各地來到深圳,帶著七彩的夢想。最主要的是,她們在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財富、為社會做出貢獻啊。單單就這一點,就值得老板100%的尊重!反面教訓社會上太多了,不用舉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