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生命和繁榮的象征。在人類居住的地球上,破壞森林就等于破壞生態(tài)平衡,其結果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我國還是一個少林的國家,森林覆蓋率只有12%,由于砍伐嚴重,造成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惡化,極大影響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黨和國家對此十分重視,于1981年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做出了 《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并決定每年的3月12日為植樹節(jié),把綠化國土,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到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同時要求,每年植樹節(jié),黨和國家領導人要帶頭履行公民植樹義務。
為紀念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開展10周年,中國人民銀行于1991年3月12日發(fā)行了一套3枚的全民義務植樹運動10周年流通紀念幣,發(fā)行數量為1000萬套,與現行人民幣等值流通。
紀念幣正面圖案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植樹節(jié)節(jié)徽和“中國植樹節(jié)3.12”等。植樹節(jié)節(jié)徽有三層含義:樹形表示年滿11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5棵,人人動手,綠化祖國;“中國植樹節(jié)3.12”,表明改造自然,造福人類,年年植樹,堅忍不拔的決心;五棵樹可會意“森林”,由此引申連接著外圈,顯示著綠化祖國,實現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tài)體系的良性循環(huán)。背面除 “全民義務植樹十周年”字樣統一外,主景圖案分別為:綬帶、鐵鍬和樹;花卉裝飾的女青年頭像;華表、地球和飛翔的小鳥,分別表示“全民動員、義務植樹;美化祖國、造福人類;治理山河、保護生態(tài)”。
至今這套紀念幣已發(fā)行10周年了,由于該幣設計精美大方,又是獨特的環(huán)保題材,意義重大,在10年的生涯中,一部分已進人流通領域,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盛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