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銀元“脫胎換骨”記 |
發(fā)布日期:07-07-06 08:1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由于制造時噪音巨大假幣制作窩點多選在豬圈,山洞等隱秘場所
被繳獲的制假機器 南方周末 鞠靖 61歲的陸遠東看起來老實巴交,臉上掛著無所謂的笑容。“當年試做假銀元,只是為了好玩兒! 那個著名的村落里,61歲的“造假鼻祖”解密了一元假硬幣發(fā)明過程—— 湖南新化縣老坪村。那座最破舊的瓦房里,住著村里手藝最好的“銅匠”陸遠東。但在一場眼疾后,他不得不放下活計,重新做一個在土里刨食吃的農(nóng)民。與村子里嶄新的樓房比,他家破舊的瓦房顯得格格不入。 但老坪村的老人都說:那些蓋起樓房的人家,不少要感謝陸遠東——24年前,陸遠東研究出了仿制銀元的技術,并無私傳授給村里的同行。此后,這項技術被多次“改良”,最終變成了一元假幣的制造手段。 61歲的陸遠東看起來老實巴交,臉上掛著無所謂的笑容!爱斈暝囎黾巽y元,只是為了好玩兒。”他說。即使在今天,談起當年的試驗過程,陸遠東依然興味盎然—— 先把一塊銅板燒軟,再從中間把它切成兩半、對折起來,把一塊真銀元夾在中間。然后用錘子敲打,使兩片銅板合在一起。此后,用鋸子把粘合在一起的銅板從中間鋸開,把銀元拿出來,銅板上就留下了銀元的模板。用3根釘子把兩片銅板釘在一起,一套簡單的模具就做成了。接下來,就是不斷試驗工藝和各種金屬配料,比如,在響銅、紅銅中添加鋁,這樣做出來的銀元不但顏色對頭,而且吹出的聲音更逼真。 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新化縣,是有名的“三匠之鄉(xiāng)”——銅匠、鐵匠、泥瓦匠。在某些村落里,幾乎一半人靠這些手藝為生,特別是鐵匠和銅匠——他們在當?shù)亟y(tǒng)稱“銅匠”。 1983年10月,陸遠東終于做出了逼真的假銀元。當時,銀元早已不是流通貨幣,仿造并不違法。對陸遠東來說,仿造成功也僅僅意味著一場智力游戲的結束。對那些向他打聽技術、配方的同行和老鄉(xiāng),陸遠東基本不設防。半年之后,仿造技術已是附近人皆知的“秘密”。 掌握了技術的銅匠們開始一窩蜂地制作假銀元。在很短的時間里,附近村莊的破鑼被一掃而光。甚至有聰明人發(fā)現(xiàn)了湖北沔陽一家銅鑼廠,他們的收購,挽救了這個瀕臨破產(chǎn)的企業(yè)。 但對熱衷生產(chǎn)假銀元的銅匠們來說,他們的目的是騙錢。 最常見的假銀元行騙方法被稱為“挖寶”,這也成為新化一帶以假銀元為中心的、五花八門的騙錢手段的代名詞。 簡單而又本原意義上的“挖寶”過程是這樣的:在某個封閉的山村,突然來了幾個穿著中山裝的神秘“工程師”。他們租住在某個村民家中,白天背著儀器到附近的山上探測。好奇的房東會詢問來歷,“工程師”們半遮半掩地告訴他:自己是上海來的考古工作者,在這個村子附近發(fā)現(xiàn)了寶藏。 少有房東能抵擋這樣的誘惑。經(jīng)再三懇求,“工程師”們會帶著其觀摩“尋寶”的過程——“工程師”們的“探測器”在某個地方突然發(fā)出“滴滴”的叫聲,人們開挖,一個沾滿泥土的壇子被發(fā)現(xiàn)了,里面赫然是亮閃閃的“金條”和“銀元”。親眼見證“寶物”出土的房東不甘心就此錯過,當他提出希望能買幾個“銀元”時,“工程師”們礙于“朋友”關系,冒著“違反紀律”的風險,忍痛賣幾個給他。 毫無疑問,“金條”和“銀元”都是假的。探寶的“儀器”其實不過是一根傘柄,而發(fā)出“滴滴”聲的,則是藏在“工程師”褲兜里的門鈴。 一位年近不惑的新化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清楚地記得:當他年幼在老家時,常有一群群村民聚集在一起談論“挖寶”經(jīng)歷,那些被騙的人被稱為“豬”或“羊”。 當?shù)厝瞬辉贊M足于用原始的土法澆鑄工藝制造假銀元,那樣費時費力,生產(chǎn)效率低下,價格并不貴的沖壓機械取代了火爐和鐵錘。在新化的孟公、西河等地,公開的仿制古錢幣、銀元的作坊曾經(jīng)多達數(shù)十家。 接著,人們不再滿足于依靠鋌而走險的詐騙方式使用假銀元。銀元畢竟已經(jīng)退出流通,而一元人民幣硬幣、五元港幣顯然要來得更實在。機械化制作假銀元、仿古錢幣的工藝和制造硬幣的工藝在技術上一脈相承。而且對于一元硬幣來說,少有人會認真細察。 2004年7月,婁底警方在新化破獲數(shù)起制販假硬幣大案,其中有兩個制造窩點的前身就是仿古錢幣作坊。從純粹好玩的仿制銀元到批量偽造流通硬幣,新化的“銅匠”們悄然完成了蛻變。 《新化縣志》記載:至少從20世紀早期開始,新化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一批又一批的制造假幣者。見諸縣志的大案就有: 1917年,縣署查獲偽造鈔票案6起,繳獲偽鈔票14798張,印刷機具多件,首犯謝仁江、李敘召、楊若云于8月24日處決; 1950年,縣公安局在洋溪、汝溪、古塘等地破獲偽造鈔票集團,主犯楊白光、楊衷分別判有期徒刑7年和5年; 1951年6月,縣法院判處非法印制12800萬元(舊幣)的慣犯歐資生等3人死刑,歐等人在民國時期曾進行偽造法幣活動。 …… 此后,制造假幣在新化一度銷聲匿跡。但是進入1980年代,由于上述偶然因素的觸動,制假死灰復燃。1990年代后,新化的假幣案日益增多。1999-2005年,湖南婁底警方共破獲各類涉嫌假幣犯罪案件203起,其中重特大案件32起,涉案總金額3800萬元;摧毀制販假幣團伙39個,其中大部分案發(fā)地在新化。 |
上一篇:安慶地方民間會票 |
下一篇:古錢品玩對稱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