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國慶紀念品充斥市場 利潤數十倍 |
發(fā)布日期:09-09-10 09:19:59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天天新報 作者: |
; 重大題材與升值無必然聯系 中國收藏家協會錢幣收藏委員會副秘書長黃瑞勇認為,“國慶60周年”題材的收藏品火爆,其實就像當初奧運題材收藏品泛濫一樣,都是屬于“炒作概念”的收藏品,透露出國內收藏市場的不成熟,“一方面是法律、法規(guī)對這些重大題材的知識產權保護還不夠,另一方面炒作市場的心態(tài)也反映出市場不成熟。” “事實上,重大題材與升值并沒有必然聯系。”黃瑞勇以一年前奧運題材的藏品舉例,奧運過后,央行當時發(fā)行的10元奧運鈔的確身價不菲,市場上高達一張1500元以上,但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的三組第29屆奧運會金銀紀念幣仍大多跌破發(fā)行價,而非權威機構借概念炒作濫發(fā)的收藏品種,不僅無法升值,更可能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而所謂的限量發(fā)行,在行家看來根本左右不了行情。”他舉例指出,以建國50周年時央行曾出版過一款塑料材質的紀念鈔,盡管發(fā)行量不小,但由于采用“砂面浮雕”、“全息壓印”等高新工藝,一直受到收藏界追捧。 因此,他提醒收藏者,首先藏品來源必須正規(guī),具備權威性。其次拿錢幣收藏來說,一要獵奇,二要覓珍。也就是說,收藏的概念一是要創(chuàng)意,二要看紀念的鮮明主題,三要看制作工藝。 執(zhí)法不嚴致販假售假蔓延 針對收藏市場的仿冒現象,中國金幣總公司相關負責人昨表示,目前成立了安全保衛(wèi)部和維權反假辦公室,消費者一旦發(fā)現問題產品,向反假辦公室舉報后,公司將立即與國家工商總局、公安部取得聯系,對金銀幣造假、售假行為進行調研和查處。 上海收藏及拍賣行業(yè)協會法律顧問孫義榮律師指出,收藏市場制假頻現關鍵在于相關部門執(zhí)法不嚴。根據憲法規(guī)定,人民銀行發(fā)行的金幣、紀念幣和郵政總局發(fā)行的郵票都不能偽造,販賣假幣和假郵票都屬違法犯罪行為,可依法論處。而瓷器、絲綢等藝術品若出現販賣仿冒的現象,則屬知識產權保護、工商管理條例等民事法規(guī)管理的范疇,被侵權者可訴諸法律。 但他同時坦言,由于涉及參與制造公司掛名、制造商的銷售授權、產品主題的知識產權等問題,收藏品的制假一直處于工商、公安部門監(jiān)管的“灰色地帶”,因此,少有“假郵票”、“假紀念幣”公司被真正處罰,這也導致了販假售假的進一步蔓延。 孫義榮建議,權威制造機構、收藏協會、工商、公安、包括律師等可以形成一個類似“聯席會議”的機構,定期對收藏市場的制假售假行為進行檢查和結果通報,通過多部門聯動形成有效的市場監(jiān)管,杜絕危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收藏品如何辨真假 ■“紀念幣”只認央行發(fā)行 很多金銀制品都稱自己為“紀念幣”,其實,國家關于紀念幣的定義是:具有特定主題的,由國家授權中國人民銀行指定國家造幣廠而設計制造的,由國家銀行統(tǒng)一計劃發(fā)行的法定貨幣。 ■警惕“純金”“純銀”貓膩 “Au999”和“Ag999”分別是“純金”和“純銀”的標志。現在有許多商家打擦邊球,將鍍了一層“純金”的金屬制品標上“Au999”,這種做法是不允許的。只有通體由純金或純銀打造的工藝品才能這樣標。 ■限量先得看質量 不少新中國成立60周年題材藏品以“限量”為賣點,炒作其收藏價值。其實并非發(fā)行量越少的就是越好的。藏品的價值如何,關鍵看藏品本身意義和市場對其的認可程度,首先應該從產品創(chuàng)意、工藝精湛程度等藏品的質量來考量,而非僅聽商家的一面之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