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就第二套人民幣印制的系統(tǒng)考慮 |
發(fā)布日期:13-05-13 11:31:41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中國印鈔造幣報 作者:梁建 |
1950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上報國務院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為請示新幣印制計劃由》,第一次提出廢止第一套人民幣、設計印制第二套人民幣的整體方案,時任中財委主任陳云閱后,在文件上作出重要批示,一方面委婉表達了“辦法不完備,研究不夠謹慎”的意思,一方面提出了對第二套人民幣設計思想的總體考慮。正是由于陳云的堅持和對設計方向的正確把控,才使得第二套人民幣的設計工作始終沿著一條正確的軌道前行。那么,這里邊的前后經過究竟是怎樣的呢?中國人民銀行是因為什么“倉促”提出設計印制第二套人民幣的呢? 計劃倉促出臺 1950年初,全國范圍內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已經開始,印制行業(yè)也提出“以凹印為主、按計劃生產”的工作方針。整個形勢從支援大軍南下、支援解放戰(zhàn)爭的超常規(guī)生產轉變?yōu)橛杏媱澤a。印制行業(yè)開始全面壓縮生產規(guī)模,生產任務量迅速減小。表現(xiàn)在幾個大印鈔企業(yè)當中出現(xiàn)了大批工人無事可做、大量機器設備閑置的狀況。中國人民銀行認為,這種狀況必須扭轉,而借此時機,提出幣制改革、印制新版人民幣正是時候,既可改變戰(zhàn)時貨幣的種種缺陷,又可使幾千富余工人有事可做。1950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南漢宸、副行長胡景云召集各印鈔廠廠長會議,專門就按計劃生產貨幣以及設計印制新幣問題進行研究。會后,中國人民銀行很快擬出報告,并迅速于4月26日上報國務院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報告稱:“職行三月份印制會議,通盤計算了全國凹版機印鈔能力,全國可生產一億六千萬小張。按照1950年的發(fā)行計劃,七月份即可全部印制完成而有余,同時物價穩(wěn)定,將來貨幣需要再改一次。為使印制力量不閑,而且有充分的準備,特擬定新幣印制計劃,從七月份開始印制”!鞍从媱潖钠咴路蓍_始印制,現(xiàn)在開始制版,兩個月可制成! 正像俗話說的“蘿卜快了不洗泥”一樣,在中國人民銀行爭分奪秒提出設計印制新版人民幣的同時,他們忽略了一點,如何保證新幣的質量,如何使新幣真正代表我們的國家形象呢?這一點報告中并沒有詳細涉及。 陳云經典批示 《為請示新幣印制計劃由》上報到國務院中財委后,立即引起中財委有關領導的高度重視。陳云仔細閱讀了這份報告,經過認真分析,他作出重要批示,這就是后來我們常常讀到的那段經典批示:“此事應該準備,但僅僅準備,不能草率。必須講究紙質之統(tǒng)一,圖案之適當,顏色之配備,秘密符號之擬制,這幾點為了防假。此外,票面之尺寸,票額大小,均須謹慎研究后才能決定,以后再經必要上級機關批準。請人行先集專家專門聽取意見,佚有此件所述辦法更完備時,才作決定。請在三個月內準備好。” 陳云在這里實際上委婉地對中國人民銀行提出了批評:因為從陳云看來,中國人民銀行的這份請示報告,雖然提出的印制新幣的主張可以肯定,但是總體思路太過草率,對于印制新版人民幣的系列思考不夠周密,缺少戰(zhàn)略思考,有些想法如設計風格雖然說到了,但是不夠完善,沒有形成成熟的思路。特別是在鈔票的美觀和民族化方面,缺少設計。對于印制時間和設備準備等方面的考慮,略顯倉促,對于陳云批示中提到的紙張、圖案、顏色、票面尺寸、大小等也沒有很好的涉及。如按此計劃操作,則新版人民幣質量很難從本質上區(qū)別于第一套人民幣。 中國人民銀行接受批評,在隨后的三個月時間里,按照陳云批示精神,對報告進行了認真修改。 全面深度思考 其實,陳云對于新國家政權建立以后設計新版人民幣還是有著深刻的思考和滿心的期待的。1950年7月,他在給毛主席、黨中央寫的《關于籌印新幣的方案》中首次提出了印制新版人民幣的問題。從報告中可以看出,陳云計劃印制新幣的心情也是十分迫切的,希望盡快準備,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爭取一年后將新幣印制出來,以滿足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他希望早日看到新版人民幣的誕生。但他更明白,新版人民幣無論在質量上還是在技術上特別是防偽技術上一定要全面優(yōu)于第一套人民幣,因為新版人民幣代表了新國家政權的形象。在方案中,陳云分析了新幣產生的條件,分析了新幣的印制問題(主要談了新幣印制目前來講存在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以及解決的辦法)。其中分析認為,當時物價已趨向穩(wěn)定,預期一年后,對長期穩(wěn)定當更有把握;流通的第一套人民幣因限于技術條件,很難防假。“近來,蔣匪有計劃的偽造我?guī)牛云茐奈医鹑谑聵I(yè),日益嚴重;現(xiàn)行人民幣的票面價值過低,且在國際市場尚未規(guī)定固定價值。因此,我們認為,有立即籌印新幣,以備在一年后提高票面價值,以代替現(xiàn)行人民幣的可能與必要。這種可能與必要估計在一年以后,將更顯著而迫切。而新幣的印刷過程,至少需一年時間,故目前即應迅速進行籌備!狈桨竾@推出新幣,具體提出了新幣的印刷問題。陳云提出了根據現(xiàn)有印鈔生產能力新幣印刷可能采取的三種方案。 第一方案:就現(xiàn)有的設備和技術進行印刷。好處是可以立即組織生產(實際上中國人民銀行1950年4月26日上報中財委的請示報告中提出的就是這樣一個方案)。而嚴重的缺點則是我們現(xiàn)有的設備和技術,在中國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偽造可能完全存在。紙張方面,蘇聯(lián)賣給我們的并不是最好的紙張,東北自造的紙張更差,向其他國家購買,不一定能買來好紙,更不放心請其代制特定的絲紋(即水印)。這樣分析下來,第一方案對于新版人民幣的質量,既無保證,且不耐用。中財委經過慎重考慮,決定不采用第一方案。 第二方案:要求蘇聯(lián)按照印刷盧布的紙張的規(guī)格,按照我們規(guī)定的絲紋,代造一定數量的鈔票紙,向蘇聯(lián)定購必要數量的新式印刷機和刻版機,也就是引進蘇聯(lián)先進的印鈔設備和技術,同時,派專人到蘇聯(lián)進行學習和培訓,這樣做,對于印鈔質量將會有所保證,也極其利于防假。但是,實施這一方案所需時間恐怕要延長很多。這樣對于新版人民幣的按時推出十分不利,因此決定也不采用第二方案。 第三方案:除紙上的絲紋和票面的圖案由我們自定外,其余從造紙到制版、印刷,完全委托蘇聯(lián)承辦。紙張的規(guī)格和印刷的技術,要求完全按照蘇聯(lián)盧布的水平。中財委的意見,采用此方案最為妥善。重要的理由,在于防假有極大保證,又可以節(jié)省時間,兩能相顧。陳云特別提出:在我們這樣一個大而復雜的中國,對于紙幣的防假,應該比別的國家更為重視才對。 中央經過慎重研究,采納了陳云意見,即按照第三種方案執(zhí)行。 推出成熟方案 鑒于在短期內新版人民幣設計印制工作還需要在設計上進行不斷調整和完善,不可能很快進入到生產環(huán)節(jié),1950年,中國人民銀行對印鈔企業(yè)進行了壓縮整頓,先后合并、下放了7個工廠,將5700余名職工轉入其他行業(yè)。6月20日,北京人民印刷廠針對大批工人無事可做的現(xiàn)實,也開始進行精簡機構、調整人員的工作。經過整頓,全廠職工縮減為3450人,減掉了1700余人。對于減下來的人員,企業(yè)作出了妥善處理。 1950年8月,按照陳云等中央領導指示精神,中國人民銀行積極組織力量,經過認真分析和準備,提出了《新幣印制計劃書》。這份計劃書較之三個月前上報的《為請示新幣印制計劃由》不斷完善、趨向成熟,可以說改變了以前的簡單化工作思路,較為系統(tǒng)地、全面地就第二套人民幣的生產印制問題進行了詳盡闡述。 1951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召開新幣制作會議,對第二套人民幣的設計思想、設計主題、設計形式、設計風格提出明確要求:新幣整個圖案規(guī)格,要推翻舊有樣式,打破固定的四框,而采取我們以前未有的新圖樣規(guī)格(參考蘇聯(lián)及各新民主主義國家貨幣式樣)。內容意義方面,應象征新中國的新生力量,并表現(xiàn)出中國古代文化。另外,要含有各民族字體。繪制圖景花邊、裝飾等,必須細繪精刻,是陰陽光線顯明,線條清潤精密?傊,要符合高質量的要求,在技術上要有新創(chuàng)造。在原版制作上,計劃全套原版制作都安排在北京人民印刷廠,另設制作工房。 1951年3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又做出決定:建立新幣設計組織,聘請中央美術學院專家參與新版人民幣的設計工作。同時,充分發(fā)揮企業(yè)廣大工人和技術人員的積極性,積極研制各種防假新技術。 決定作出以后,中國人民銀行印制管理局迅速行動,組織各方力量開展設計、攻關工作,特別是美術專家王世廓、羅工柳等的參與和一系列防偽技術難題的突破,使第二套人民幣的設計工作最終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為生產出一套高質量的新版人民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而其中,飽含陳云同志高瞻遠矚及戰(zhàn)略思考的那段重要批示起了至關重要的方向性作用。而體現(xiàn)在領袖身上的這種實事求是、嚴謹細致、全面思考、周密計劃的思維方法和工作作風至今讓應為我們印鈔人所堅持和恪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