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最近市場上較為暢銷的部分產品票及單套票收購價格:建設成就(1)6.8 元 孔子1.9元 泰山9.3元 綠化1.4元 94文學家2 元 95桂花1.9元 99龍文物7元 95立交橋2.8 元 98書院2.9 元 96檔案4.9 元(其中20分的1元) 96宇航2.5元 00思想家6.8 元 95共創(chuàng)未來1.7元 96汽車2.4元 96飛機2.3元 02博物館3.5元 98三中全會2.6元 96鐵路3 元 農業(yè)稅:3.8元 96土地:1 元 02中秋3元 97鋼鐵1.9元 97電信3 元 等等。
從收購帖看,部分票雖然橫向或縱向比起來一個價位就高那么幾分錢,角把錢,但隔一段時間要提高一點,有個別品種還一天一個價。這些收購帖還常常冠以“急購”、“提價”、“再提價”,“最高價”等字樣的醒目標題,真還多少有點火藥味。部分產品票通過收購不斷走強,這種現象值得關注,這應該是弱市中值得留意的一道風景。盡管這些票絕對漲幅看起來微不足道,但這些以前都是很臭的郵票,一夜之間卻成了香餑餑,不得不叫我們另眼相看。
上面列舉的這些票,都曾是被遺忘的一族,長期遭受打折厄運,因為不值錢,人們從來不屑一顧。就連郵政銷毀時,最先毫不留情扔進火坑的就是這些票。以前,丟在地下撿回來還嫌麻煩,可現在有人要了,誰又還有多少呢?有位郵友說:“你就是10元20元一套我也沒有賣的啊”。此話一點不假,網上成交情況可以證明。
郵票被當作產品票,進入禮品冊紀念冊,可以同企業(yè)重組相比, 企業(yè)重組可獲得新生,其股價可翻番。郵票被產品“重組”,其價格也似今非夕比,登上臺階。郵票被當作產品票,進入禮品冊紀念冊,還可以和卵石相比,卵石在河谷,毫不起眼,分文不值,但作為建筑材料,和水泥沙漿拌在一起,便可以建成高入云霄的大廈。作為產品的郵票,今天被人發(fā)現利用,使之成為建筑禮品紀念品中的建材,它的價值和價格的高度,當可想而知。
如果郵票變產品的“重組”過程,在市場的表現是價值發(fā)現,價格再造的過程,那么,照此下去,也許不久,人們會驚奇的發(fā)現,郵市地平線將要隆起一個新的板快,這就是產品挖掘出來的郵票板塊。說不定哪一天它們當中真的出現10元、20元甚至更高價位的,可能不再希奇。這樣,臭產品票成為香餑餑將會是一種普遍現象。相信這決不僅僅是一種預測。因為這種“重組”是未來市場的一種主流,一定會長期存在發(fā)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