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xiàn)在去一趟北京萬家馬甸郵幣卡市場就不難發(fā)現(xiàn),最為忙碌的就是經(jīng)營2007年郵票年冊的郵商,他們嫻熟地將份票插入年冊,以期能在即將拉開的郵票年冊大戰(zhàn)中分得一杯羹。2007年郵票年冊的走勢也的確不負眾望,上市短短幾天的工夫,其價格就從180元上升至204元,使之成為10多年以來價格首次達到200元的年冊,這就意味著新郵預訂戶的回報率達到了30%以上,為2007年的郵票市場寫下了濃重的一筆。
集郵者對于郵票年冊可以說是頗有感情的,對JT票年冊更是情有獨鐘,它們不僅給自己帶來了精神上的愉悅,同時也收獲了財富,因為成為集郵者年末非常牽掛的一件事情。但是,由于編年郵票的發(fā)行量呈現(xiàn)出天文的數(shù)字,不僅使其價值持續(xù)貶值,而且造成了絕大多數(shù)品種的價格長期以來都處于打折的狀態(tài),集郵者對于郵票年冊的概念越來越淡化,甚至成為被人遺忘的角落。
隨著郵票市場運行條件與運行環(huán)境的逐步改善,特別是2003年與2004年小版張的迅速崛起,使得價值投資的理念日漸受到重視,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喚起了集郵者對于郵票價值的再認識,而2003年小版張年冊的出籠以及資金的竭力挖掘,在市場上樹立起了郵票年冊的新形象;隨即推出的2004年、2005年、2006年小版張年冊和2006年大版張年冊,由此使得郵票年冊的內(nèi)涵變得更為豐富了,已經(jīng)從以往單純的收藏品,演變成了禮品消費市場上的重要一員,這也正是大版張年冊貨源緊俏的關鍵原因之一。
說到2007年的郵票年冊,就不能不提一下2006年的郵票年冊。筆者記得曾經(jīng)為一位朋友購買過30本2006年郵票年冊,價格為每本145元;當時還特別提醒朋友:一旦年冊銷售的高峰期過去,其價格有可能出現(xiàn)比較大的回落?墒牵F(xiàn)如今2006年郵票年冊的價格業(yè)已上升到了176元。其實,2006年郵票年冊的穩(wěn)健走勢就是一面鏡子,它已經(jīng)為2007年郵票年冊的價格夯實了堅實的基礎,對于這一點,能夠認識到的集郵者可謂鳳毛麟角。
當“嫦娥”郵票已經(jīng)擺在投資者面前的時候,大家對于它50元的價格是絕對不能接受的,認為這是管理者做局的結果,早晚有它價值回歸的那一天,從而不屑一顧。但是,市場就是市場,它又給投資者開了一個玩笑:“嫦娥”小版票的價格卻在投資者猶豫之時,從50元上揚到了100元之上,出現(xiàn)了意想不到的翻番行情,令投資者大跌眼鏡。“鳥巢”小型張上市當天溢價500%的定位,讓集郵者大呼看不懂了。其實,越是看不懂的時候,越有機會可乘;大家都看懂了,也就沒有什么懸念可言了,其內(nèi)在的價值或許也就不復存在了。筆者以為,對于新郵基本價值的判斷,應該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調(diào)整,不能一味地用老的眼光來思考新的問題,否則只會錯失良機。
即將過去的一年,有沒有輸錢的呢?答案是毫無疑問的,而且可以肯定地說,有的輸?shù)眠很慘,似乎與高高在上的2007年郵票年冊格格不入。賺錢的理由各有不同,但輸?shù)煤軕K的原因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這就是失去理性將導致失敗。“福娃”片曾經(jīng)是不少投資者都十分看好的品種,因而敢于大膽追進,但都買在了大頂部,這些投資者至今仍在原地站崗放哨。凡是都有一個度,過度了就失去理性了;失去理性了,就跟勝利無緣了,就與失敗握手了。從中長期來看,目前的郵票市場還處在一個底部之中,價值發(fā)現(xiàn)和價值創(chuàng)造或?qū)⑹秦灤┪磥硇星榈闹骶。
從市場的走勢來看,其讓投資者感到比較難以把握,甚至感到較為茫然。為什么會這樣?筆者覺得應該從源頭上來梳理一下。作為郵票市場的投資者,筆者以為價值的發(fā)現(xiàn)是投資的基礎,這樣獲得的收益才具有一定的長期性和持續(xù)性。對于經(jīng)過深入研究而選定的投資品種,任憑它的價格上下波動,我們始終堅定自己當初看好的理由,只要這個理由沒有發(fā)生顯著性的變化,剩下的只是我們的耐心問題,很多情況下,耐心遠比技巧重要得多。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jīng)被作者于2008-1-27 15:48:28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