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長遠
大唐芙蓉園前段時間,被發(fā)現(xiàn)有錯誤并上報國家局,國家局經(jīng)了解后將此定性為錯片。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大唐芙蓉園錯片在版式上存有少量的異版,主要特征就是第三條名址線為單點線名址線,數(shù)量極少。不曾想,在這些異版大唐錯片中又有一些數(shù)量更少的罕見地具有明顯子模特征的變異版,本人暫將此稱罕見之變異版大唐片稱為“大唐錯片點點紅”。這樣,大唐芙蓉園一共有三種版式,分別是第三條名址線為雙點線的版式(簡稱雙線版,絕大多數(shù)是此版式)、第三條名址線是單點線的版式(簡稱單線版,少見)以及第三條名址線是單點線同時“27”之間帶有紅點的版式(簡稱點點紅版,極少見)。三種版式分述如下(以下均需在帶光源放大鏡下觀察)。
一、單線版
1、單線版第三條名址線為單點單線組成,肉眼觀察為實線的感覺,光源放大鏡下是非常精制均勻的單點線,前兩條名址線均為單點線組成。而雙線版中的三條名址線,其中前兩條是單點單線組成,而第三條名址線卻是由一粗一細的點組成的雙線,這是和單線版的主要區(qū)別。
2、單線版“27”中的數(shù)字“2”中那一下橫線是由三條點線組成的,而雙線版“27”字中的“2”字中那一下橫線是由二條點線組成的。
3、單線版左下角的英文字母中所有的四個“t”字母,均為小寫“L”型,即沒有上面的一橫線,而在雙線版中左下角的所有字母“t”上面的一橫非常細小而清晰。
4、單線版郵資圖中的“60”分的數(shù)字“60”是三圈線組成,雙線版是兩圈線組成。
以上是單線版和雙線版主要的一些區(qū)別,還有一些其他的細微區(qū)別,大家不妨仔細觀察。
二、“點點紅版”特征
“點點紅版”是在單線版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具有明顯子模特征的變異 版,數(shù)量極少,極為罕見。
1、“點點紅版”片中“27”字的中間出現(xiàn)了一個小紅點,肉眼清晰可見,形狀既象是一飽滿的“花生”又如象征富貴的“葫蘆”。單線版和雙線版中均無此特征。
2、“點點紅版”片左下角大唐芙蓉園的“園”下面還有一更小的紅點,顏色同“27”點紅,肉眼可見。單線版和雙線版中均無此特征。
3、“中國郵資明信片”中的“片”的右上角還有一個細小的紅點。
4、 在某個字母的旁邊還有一個小紅點。請大家自己有機會仔細觀察。
“點點紅版”其他特征同“單線版”。
目前的雙線版數(shù)量是絕大多數(shù),而單線版少見,但也已經(jīng)有包括實寄片在內(nèi)的單線版出現(xiàn),而點點紅是極為少見,堪稱罕見,經(jīng)過實寄的“點點紅”片,目前末見蹤影。
北京郵商陸某堪稱全國第一位發(fā)現(xiàn)“點點紅”變異品的人,這個人了不得,極具觀察力。北京市場發(fā)現(xiàn)的為數(shù)不多的“點點紅”大唐片基本上是經(jīng)陸姓郵商之手流出。本人講過,對大唐片的研究會成為專題研究,就是基于大唐片信息豐富,版式多樣的基礎(chǔ)上的。如果有一天“點點紅”成了珍品,北京陸姓郵商有資格載入郵史。而且前段時間面世的贗品大唐芙蓉園和這個罕見的“點點紅”變異版還有一段故事在其中,有機會再講天下苯賊一籮筐的故事。
大唐芙蓉園錯片本身就是普白片中的一朵奇葩,而“單線版”和“點點紅”大唐錯片宛如出水芙蓉般奪目生輝,使得大唐錯片又多了幾分鬼魅。
(未經(jīng)同意貿(mào)然引用該郵商陸姓,如該郵商本人同意,筆者將在文章中全名引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