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2007年6月上旬出版的第十一期《錢幣》報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www.livio.com.cn),謝謝!
小學時,班上有位同學拿著面值1元的紀念幣購買零食,出于好奇,我提出跟他交換,他開始并不同意,我就說以1.2元兌換,他才高興的同意了。換到手后,我視若珍寶,精心保存。這枚紀念幣就是目前市場價最高的建行幣。從此我就走進了收藏領域,跟錢幣結下了不解之緣。
紀念幣、紙幣、外幣、金銀幣,我都有所涉獵。其中索馬里、烏干達各發(fā)行的一套中國十二生肖紀念幣,做工精美,是我比較很喜歡的。中國與非洲國家的友誼源遠流長,明初鄭和下西洋,中國船隊曾到達非洲的東海岸,也就是今天的索馬里一帶。1960年和1962年,索馬里和烏干達分別同新中國建交,四十年來,中國一直對兩國予以各方面的援助,國家關系密切,文化交流頻繁,十二生肖紀念幣的發(fā)行證明了這一點。這兩套紀念幣的材質都是鋼心鍍鎳的,光邊。索馬里生肖紀念幣的直徑與人民幣一元硬幣相同,25毫米;烏干達生肖紀念幣直徑略小,24毫米。
索馬里生肖紀念幣正面的中間是索馬里國徽,(國徽圖案中間為盾徽,盾面上是索馬里國旗。盾徽上端為一頂王冠,象征獨立,兩側各有一只索馬里豹,象征威嚴、勇敢、堅強和力量。盾徽下方交叉著兩把矛和兩片棕櫚葉,還飾有一條綬帶。)幣面上部環(huán)有英文“shillings”、“republic of somalia”、“scellini”。即“先令”、“索馬里共和國”。下部鑄有面值“10”。
背面中間是十二生肖的全身圖,每個生肖都刻畫得惟妙惟肖,肌肉、骨骼乃至脈絡都十分清晰,足見鑄造工藝的高超。旁邊鑄有生肖的漢語名字,下方是英文名字及年份“2000”。幣面環(huán)有生肖的出生年份,鼠到兔是10個年份,龍到豬是9個年份。
[upload=jpg]UploadFile/2007-6/20076199445522176.jpg[/upload]
索馬里正面
[upload=jpg]UploadFile/2007-6/20076199452424522.jpg[/upload]
索馬里背面
烏干達生肖紀念幣正面的中間是烏干達國徽,(國徽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上部為波紋,象征該國的水域,烏干達素有“東非高原水鄉(xiāng)”之稱;中間是光芒四射的太陽,表示該國處于赤道地帶;下部的非洲鼓象征烏干達的傳統文化,也代表該國具有悠久的歷史。盾徽下方的高地表示烏干達的地理位置,它位于東非高原的西北部;高地上有棉桃和咖啡等圖案,代表該國的經濟作物;盾徽背后為兩支長矛,兩側是羚羊和皇冠鶴,底端的綬帶上刻有英文“for god and my country”,即“為了上帝和我的祖國”。)幣面上部環(huán)有英文“bank of uganda”,即“烏干達銀行”,下部鑄有“100 shillings”,即“100先令”。
背面內圓是十二生肖的頭像,刻畫得栩栩如生,頭頸部的每根毛發(fā)都清晰可見。鼠的狡黠、牛的沉穩(wěn)、龍的神威、羊的溫順、猴的機靈、狗的忠誠、豬的憨厚等等都表現得淋漓盡致,我不禁想到了圓明園“十二生肖銅首”,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外圓上部鑄有英文“bank of uganda”,下部鑄有年份“2004”及十二生肖的英文名字。
[upload=jpg]UploadFile/2007-6/2007619946180783.jpg[/upload]
烏干達正面
[upload=jpg]UploadFile/2007-6/20076199461830784.jpg[/upload]
烏干達背面
這兩套生肖紀念幣,展示了索、烏兩國造幣工藝的精湛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證明了中國文化對國際社會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外幣收藏,其樂無窮。面對浩瀚如海的外國錢幣,我們不妨選擇其中一種或幾種題材進行收藏。愿更多的人加入到外幣收藏的行列中來,共同分享其中的樂趣。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7-6-19 9:48:11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