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2008年6月下旬的第十三期《錢幣》報上,如需轉(zhuǎn)載,請務(wù)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zhuǎn)載于中國集幣在線(www.livio.com.cn),謝謝!
[upload=jpg,未命名.jpg]UploadFile/2008-6/20086139282878982.jpg[/upload]
“老子天下第一”,革命時代的一聲痛快的吆喝,飽含了太多男性荷爾蒙的味道,道出了多少“英雄豪杰”的痛快和酣暢,這是陽剛的文字。當(dāng)然,在文明的時代,用這樣的文字釋放情感是受限制的,因為現(xiàn)代人開始“文明”了,柔聲細(xì)語是主流,即使有什么狂風(fēng)暴雨還是控制在夜里比較好些。
要了解老子,就要讀《老子》。一遍二遍三遍之后,以為該生學(xué)問了,合上書,閉目一想,還是想的懵懵懂懂,說得糊里糊涂,腦子依舊有一大片空白。于是友人笑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沒有找著“道”,光一二三遍的讀有什么用。所以《老子》不可死讀,需要巧看,多“悟”才是。聰明的友人總是在需要的時候出現(xiàn),真是難得。
聽老子傳“道”是需要“悟”的,因為“道常無名”,“無名,天地之始”,“道沖,而用之或不盈!钡,是無形狀、不可見的虛體,宇宙萬物都在用它而用之不盡,它是宇宙萬物永無窮盡的源泉。
“道”成了萬物的本原,于是,道在眼里開始模糊了,任何事物里面都包含了道,但道又不歸屬于任何事物。于是,道在心里又開始玄了,開始脫離廣大人民群眾,開始離開地球的引力,眾人也開始仰視了,懂“道”的人們終于明白-----創(chuàng)造人的女媧最先是由誰造出來的了。想到這里,我有了尋“道”的路線圖,圖描好了,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按圖索驥,尋找道的蹤跡。
道在哪?
道在一堆糞土里,化解自己,滋潤萬物,循環(huán)生命。道,遵循常理。
道在一股洪流里,跌宕起伏,奔騰不息,逆勢而上。道,不講道理。
道在一對母乳里,帶來生機(jī),孕育生命,繁衍后代,道,有情有理。
道在一雙眼睛里,夜幕降臨,萬籟俱寂,群星閃動,道,深藏哲理。
道在……..
這里的道,更像是一個無名的符號,一個循環(huán)不息,生生不止的符號,道在我的心里有了位置。
老子愛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天下莫柔若于水” 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皆自然之性。水很高尚,是圣人的榜樣;水很低調(diào),不招搖,不逞強(qiáng);水很強(qiáng)大,無堅不摧;水有韌勁,百折不撓,能屈能伸;水很慷慨,滋潤萬物,養(yǎng)育眾生;
看老子的胡子,越來越不象是胡子。像水,似生命。
老子愛“樸”。樸,是未經(jīng)雕琢的原木,是原始的狀態(tài)。符合事物的自然屬性,隨情而生,任性發(fā)展。有了“見素抱撲”的追求,求外在的單純,內(nèi)心的樸素;有了“圣人為腹不為目,”只求內(nèi)在的充實,而不為外在的浮華所干擾,也有了“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的一系列的“樸”的真言!皹恪彪m小,天下莫能臣也。老子的文化里,“樸”是天下無敵的,“巧”如何能企及。棄巧歸樸,拋精選拙。
道,水,樸,拙在藝術(shù)上有了歸宿,風(fēng)格在抽象和具體之間也有了安排,《老子》在設(shè)計和雕塑上的基調(diào)也就有了鋪墊。
哲學(xué)里的東西一旦被具體化、形象化之后,就會出現(xiàn)一些滑稽,滑稽即使難免,就得去面對,哪怕是管中窺豹,也可見一斑,只要觀者不以為是以偏概全,牛頭馬面,我也就滿意。老子的道理還有許多,在設(shè)計上我無法一一表訴,只要這件作品的設(shè)計在理上,藝術(shù)在道上,風(fēng)格接近自然之屬性,我也就知足了。
作者為上海造幣有限公司青年設(shè)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