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奧運會貴金屬紀念幣面市、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紀念章上市……隨著北京奧運會的日益臨近,各類奧運紀念品的發(fā)行和銷售開始進入“旺季”,一股奧運收藏熱也在迅速升溫。然而,在林林總總的奧運紀念品中,究竟哪些才真正具有收藏價值,人們又該如何看待和參與奧運收藏,其中有不少學問。 奧運收藏藏什么
奧運收藏,顧名思義,就是與奧林匹克運動相關的物品收藏。溯史究源,奧運收藏隨1896年第一屆現(xiàn)代奧運會而誕生,至今已有百余年的歷史。
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體育紀念品委員會主任谷丙夫介紹說,就藏品來源而言,奧運收藏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舉辦奧運會本身產(chǎn)生的,如獎牌、火炬、門券、宣傳畫、服裝、隊旗、會徽、吉祥物等,這類藏品因奧運會本身所需而產(chǎn)生;另一類是圍繞奧運會開發(fā)的相關衍生品,如紀念幣、紀念章、郵票、報刊等。
盡管奧運紀念品種類繁多,但并非所有產(chǎn)品都具有收藏價值、投資價值。從事體育收藏已有近30年的谷丙夫表示,奧運收藏品的投資價值如何,要視收藏品自身的行情而定。同樣是奧運收藏品,發(fā)行單位的權威性、發(fā)行量、題材等,都會對奧運收藏品的市場價格漲跌產(chǎn)生影響。因此,在選擇藏品時首先要確認發(fā)行單位的權威性,盡量選擇奧組委或其授權的國家級單位。其次,盡量選擇那些容易保存但發(fā)行量又不大的品種,這些產(chǎn)品日后的升值潛力會更大。
在眾多的奧運藏品中,貴金屬無疑是最具升值潛力的一個門類!百F金屬收藏品的特點是保存方便、變現(xiàn)容易且升值快,”谷丙夫說。據(jù)了解,2006年9月發(fā)行的“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北京奧運會)金銀紀念幣”發(fā)行價約2700元,目前市場價已高達13000元。
不過,谷丙夫認為,普通百姓參與奧運收藏應當“量力而行”。他認為,貴金屬固然投資價值大,但投入也大,要求收藏者有較高的經(jīng)濟實力。因此,如果自身經(jīng)濟條件有限,收藏奧運紀念品不妨另辟蹊徑。“比如海報、門票都是不錯的選擇,”谷丙夫說,“北京申奧成功當晚,許多報紙都免費印發(fā)了號外;如果你現(xiàn)在還留著,那就價值不菲了!
二級市場“真空”成奧運收藏發(fā)展的“瓶頸”
現(xiàn)年76歲的谷丙夫離休前在原國家體委工作。他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的奧運收藏者和他一樣,大都是體育圈內的人;比如體育系統(tǒng)的工作人員、運動員或體育記者等,因為這些人有接觸到體育紀念品的便利條件。
“普通人一般很難涉足奧運收藏,因為國內一直沒有形成成熟的二級市場!惫壤媳硎,除奧運紀念幣和郵票外,奧運紀念品很少出現(xiàn)在二級市場上;這是因為收藏者心里有個很大的疑問,把特許商品買回家之后,能不能當作收藏品在收藏市場上進行交易?
國內著名奧運收藏家、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體育紀念品委員會副主任李祥認為,由于奧林匹克標志享有嚴格的知識產(chǎn)權保護,奧運特許商品只能在特許商品零售店里面銷售;如果在零售店之外銷售,會被視為違規(guī)并被追究責任。因此,許多收藏者不敢拿出藏品在二級市場上交易。奧運紀念幣和郵票市場相對活躍一些,這是因為目前國內已形成一些相對成熟、規(guī)范的郵幣市場,在這些合法市場的“掩護”下,奧運紀念幣或郵票的交易雖然也不合法,卻很少有人追究。
李祥建議,相關部門可以讓一些奧運特許生產(chǎn)商和銷售商成立專門的奧運收藏俱樂部,這樣既有利于奧運特許商品的宣傳和銷售,也可以為廣大奧運藏友提供一個合法、安全的交易平臺。
“二級市場沒有形成,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奧運收藏在國內的發(fā)展,”他說,“奧運收藏目前在國內還處在萌芽階段,真正的高潮在2008年奧運會后才會到來!
奧運收藏不應爭名逐利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收藏熱也日漸興起。但一些國人收藏主要是為了投資,眼睛盯著藏品的升值前景,總幻想能從中牟得暴利,因而算不上是真正的藏家。
李祥認為,收藏雖然與名利有關,但奧運收藏與其他收藏不同,應該遠離或至少相對遠離名和利。他告訴記者,目前在他所接觸到的奧運收藏圈里,絕大多數(shù)人還是想通過奧運收藏,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傳播奧林匹克文化。大家為了收藏到有價值的珍品費盡千辛萬苦,有了成果,就通過辦奧運收藏展覽等方式,與他人分享體育和奧林匹克運動帶來的快樂,讓大家更多地了解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和文化。
“賺錢沒什么不好,但真正高境界的收藏重點不在賺錢,這大概就是收藏家與收藏商的區(qū)別。奧運收藏不應過多考慮價格的升值,而更應看重精神上的收獲,”李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