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突變覓機遇 “行家”手里撿漏得 |
發(fā)布日期:10-08-17 08:38:15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收藏快報 作者: |
有位本埠藏友皆識的古玩商販陳老頭,被藏友戲稱為“陳行家”。幾個月前,他從鄉(xiāng)下收回一批銅器、木雕、銀元等,做古玩的得悉后紛紛前往選購。有人要銅爐,有人要木桌椅,各取所需,不亦樂乎。 我去陳宅時,見到一個中年古玩商販手握數十枚銀元,正在與“陳行家”砍價,周圍有四五個人在看熱鬧。這年頭,假銀元充斥市場,多數人不敢“下手”。我也被這數十枚銀元所吸引,擠到前面觀看,銀元為中華民國二十三年船洋,系傳世品,憑經驗覺得這數十枚銀元“開門”。只聽“陳行家”大喊:“別想在這揀漏,300元一枚,少一分不賣!倍I主中年商販則說:“這不是什么好東西,是‘菜銀’統(tǒng)貨,價格應該是每枚200元,多了不給!边呎f邊把手中的銀元還給陳行家。此時,圍觀的人有的說到價了;有的干脆說可能是贗品。見沒人要,我心中一喜,一把抓過銀元,一數共32枚,以9600元成交了?硟r的中年商販不清楚“菜銀”——大、小頭、船洋最近漲價了,出價還停留在去年底的水平,“陳行家”肯定不賣。而“陳行家”也沒料到近期“菜銀”價格暴漲,市價每枚已達430元。僅一周時間,“菜銀”每枚漲了100多元,這是“陳行家”沒想到的。 事后我的一位專收“菜銀”的藏友,出價420元/枚欲買,被我拒絕后,又主動加價到430元/枚,并央求本地同好做工作。我只好勉強同意轉讓,過后,同好們每每提及,都笑道:“‘陳行家’居然也賣漏了! 編后:故事給出啟示,除了古玩知識和收藏緣分,敏銳的市場意識和果斷出手的魄力,也是撿漏的關鍵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