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西溪誠園洪武窖藏主人 |
發(fā)布日期:11-04-10 08:32:27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杭州樂居 作者: |
2008年,綠城以41.196億元的價格競得完整的四塊土地,形成了日后西溪誠園的大盤格局。2009年,人們對于西溪誠園印象最深的新聞是“被開盤”,自此杭州樓市誕生了一個全新的名詞。當時,面對尚未決定是否開盤的西溪誠園,數(shù)量驚人的意向客戶漏夜排隊,使綠城做出了提前放號的決定。此后,當一波波銷售捷報在西溪誠園逐漸變得習以為常的時候,2010年年末,西溪誠園新的故事再度榮登話題榜首。在西溪誠園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員挖出了1萬多枚、總計約2噸重的古錢幣,經(jīng)確認,這是杭州建國以來發(fā)現(xiàn)的數(shù)量最大、種類最多的錢幣窖藏。
![]() 一萬多枚各時代古錢幣埋藏于西溪誠園•正信苑地塊
1500年的“家傳古幣”,為何“窖藏”? 2010年12月10日中午11時45分許,西溪誠園“正信苑”組團的一處工地正在作業(yè),挖土機一鏟子下去,竟有錢幣如雨般散落,再來一鏟,一個土坑被挖開了。 坑中密密麻麻藏有一萬多枚各時代古錢幣——有北宋的“崇寧重寶”,南宋的“端平通寶”和明朝的“洪武通寶”…… ![]() 錢幣發(fā)掘點西溪誠園•正信苑基坑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對其進行了搶救性清理。經(jīng)初步整理,這批銅錢涉及西漢、新莽、唐、五代十國(后周、前蜀、南唐)、北宋、南宋、西夏、金、元和明等朝代,最早為西漢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始鑄的四銖“半兩”,最晚為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始鑄的“洪武通寶”,最有身價的應該是元末韓林兒起義軍鑄造的“龍鳳通寶”錢幣,杭州是第一次發(fā)現(xiàn)此種錢幣。這批錢代表的時間跨度有1500年,種類總共有78種,以宋代銅錢為最多。 專家初步判斷,錢幣最有可能在明朝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被當時的主人掩埋在現(xiàn)西溪誠園所在地。洪武二十七年,明朝開始發(fā)行紙幣,為了維護新的貨幣制度,政府以行政手段嚴禁金、銀、銅幣的流通,強制兌換紙鈔。不少人并不信賴紙幣,覺得紙幣不會流通太久,私藏錢幣應對變機,更有一些富豪人家覺得硬通貨的價值比紙幣高,選擇規(guī)模性的窖藏錢幣。幾百年光陰流轉(zhuǎn),一個家族跨越百年的豐裕與充實也被這些錢幣珍藏記述。 700年前,這里究竟是誰的“誠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