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清代江西五十兩方錠 |
發(fā)布日期:06-10-11 08:2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 ![]() 中國用銀作貨幣的歷史由來已久,清代是中國銀錠鑄造和發(fā)展的鼎盛時期,由于地域不同,鑄造工藝流程不同,各地銀錠的器型各異、形式多樣、名稱繁多,現(xiàn)介紹一枚江西五十兩方形銀錠,與同好共賞。 清代江西全省通用的銀錠形制有方錠、鏡面錠、圓碗錠等多種,這枚江西方錠(見圖),錠長8.92厘米,寬7.25厘米,高5.86厘米,重1889克。器型呈正方形,四周邊疊起,面大底小。錠面銘文“萬載縣·光緒二十四年臘月·伍十兩匠劉春”,銘文戳記清晰,排列很有規(guī)律,上橫列地名,右為紀(jì)年,左為匠名和紀(jì)重。 此種大方錠是清代自道光以來江西一些府、縣的稅課銀錠,每錠重五十兩左右,這種造型后來發(fā)展成為江西官錢局銀錠的固定器型。按張家驤《中華幣制史》載,江西方寶每錠重洋例平五十兩,洋例平兩重36.53克,則江西方寶每錠應(yīng)重1826.7克,但實際上江西方寶每錠實重均在1855克以上。江西方錠在清道光年間已經(jīng)出現(xiàn)(存世的江西方錠還見有嘉慶紀(jì)年的),這時的鑄造地點是眾多的,分散在全省各個州府。到同治至光緒三十年,方錠的鑄造地點相對集中在萬安、萬年、萬載三地。光緒二十八年設(shè)立江西官錢局,稍后又設(shè)立官銀號,代為各縣鑄造銀錠。次年官錢局并入官銀號,改為官銀錢總號,這時鑄造的方錠都鏨有“江西官銀號”字樣。1912年江西官銀錢總號改組為民國銀號,而此時中國貨幣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化,對銀兩的需求量大為減少,鑄錠量也相繼減少,方錠的銘文趨于簡化,一般僅有“江西足寶”四字。江西五十兩的方形銀錠造型獨(dú)特,這種造型僅有數(shù)省鑄造過,深受銀錠集藏者喜愛。 收藏快報 陶治政 陶治力 |
上一篇:夫子廟淘寶市場“袁大頭”脫銷 |
下一篇:中國古代錢幣--隋唐五代十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