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報
“香港一仙”俗稱“一分錢”。不少錢友對香港早期“一仙”錢知之不多,再加上泉界流行有“難覓一分錢”之說,便有“寧可錯購一百,不可放走一珍”。高價收購了“香港一仙”普品后,還只能“斷了胳膊朝袖管里塞!
筆者逛泉市時,一熟悉的錢商囑筆者不要言明“香港一仙”的普與珍。例如“永歷通寶”背“壹分”錢,有的資料上說北京某錢幣商店標(biāo)價5000元,好像還未曾聽說有如此珍貴的“永歷壹分”錢,即使有也會使泉友普、珍難分。因此,筆者提醒泉友,在未弄清某錢幣知識時,切忌盲目收購古錢。
筆者藏有一枚1901年“香港一仙”銅元(見圖)。其徑2.8厘米,厚0.1厘米,重7.25克,黃銅質(zhì),為黑漆傳世古色。
該錢圖文深峻纖細(xì),錢面中央為英國女王圖像,左上邊緣為英文“VICTORIA”,右下邊緣為“QUEEN”。背面中央為漢文“香港一仙”,上面為英文“HONG-KONG”,下面為“ONE CENT”及“1901”紀(jì)年!
此“香港一仙”錢是國際友人路易愛黎1931年在洪湖老革命根據(jù)地居住時,從上海帶到內(nèi)地的,在內(nèi)地見之不多,因而有幾分神秘感。
另外,泉友在收藏銅元時,應(yīng)大致知道我國銅元的歷史:1900年6月,廣東造幣廠最早引進(jìn)國外先進(jìn)的鑄造設(shè)備,制造生產(chǎn)出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廣東壹仙”銅元。這種銅元正面為“光緒元寶”4字,周圍鐫有“廣東省造”、“每百枚換一圓”字樣,背面中央有蟠龍圖案,龍圖四周為英文“KWANG-TUNG ONE CKNT”,意為“廣東壹仙”。
這種銅元明顯是模仿“香港一仙”銅輔幣,以“仙”為單位紀(jì)值,與我國貨幣以“文”為單位的傳統(tǒng)不符,香港1904年便廢除“仙”,改用“文”作貨幣單位。由此使人感到,“香港一仙”是“廣東壹仙”的鼻祖,十分珍罕。其實,“香港一仙”鑄量極大,并不珍貴,“廣東壹仙”也如此。
但1941年“香港一仙”則為泉家搶手的珍品。因為1941年英國當(dāng)局生產(chǎn)了500萬枚“一仙”流通幣裝船運(yùn)往臨江,不料途中該船被戰(zhàn)火截?fù)舫翛],船上的500萬枚“一仙”幣全部沉到海底,事后當(dāng)局也沒有采取任何打撈措施。因此,早期在香港見到的絕少數(shù)的1941年“一仙”硬幣,就彌足珍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