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的第一枚錢幣 |
發(fā)布日期:09-03-03 08:53:21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聚雅齋 作者: |
1983年,我13歲。在那缺少玩具的年月里,自制的毽子、沙包、紙片就是我們最好的玩具了。有一回,我和一個長得非常清秀的叫雯的女孩玩踢毽子的游戲,誰輸了就將自己的毽子給對方。當時雯的毽子底座是用銅錢做的,而我的是用紐扣做的。結果,雯輸了,我得到了雯的毽子。因為懵懵懂懂的我喜歡看雯笑起來時那對深深的小酒窩,我就把雯用銅錢做底座的毽子當寶貝珍藏了起來。上初二時,雯隨調往外地工作的父母走了,這讓我心里空落落的,直想哭,并經(jīng)常夢見雯的小酒窩。每每開始想雯的小酒窩時,我就癡癡地把玩曾經(jīng)是屬于雯的毽子。我不知道這是否是一個少年的初戀,但這樣的感覺卻一直維持到我參加工作。
80年代末中國掀起了收藏熱,錢幣、瓷器、郵票什么的統(tǒng)統(tǒng)成了收藏對象。某次無意中從一本如今已記不起名字的雜志上看到關于戴葆庭、張叔馴和“四眼大齊”的傳奇,再聯(lián)想到雯銅錢底座的毽子,就仔細查看雯毽子底座釘?shù)哪敲躲~錢,上面“順治通寶”四個字清晰可見。 因為對雯的懷念,也因為對銅錢的好奇,不懂收藏的我就去新華書店買來一大堆關于錢幣鑒賞和收藏的書籍。雖然最后的結果是雯留給我的“順治通寶”是最普通的錢幣,但我因此卻學到了有關錢幣鑒賞和收藏的知識,其中的學問和妙趣深深地吸引了,并因此而讓我成了一個如今頗為專業(yè)的錢幣收藏者。 現(xiàn)今已年近不惑的我,雖然早成家立業(yè)了,但每當夜深人靜時,看著我如今收藏的XX、XX、XX幣時,就會想起雯,一個長相清秀的江南女孩,她那對小酒窩是兩枚讓我揮之不去的“大泉五千”,懵懂的初戀彌足珍貴,任什么珍幣也無法替代,比如我現(xiàn)在一直珍藏的雯留給我的,那枚再普通不過的用做毽子的“順治通寶”-它代表著一個物資生活匱乏年代里,一個少年的情懷。它不僅是我收藏的第一枚錢幣,更是我收藏的一段純真年代里情感,無可估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