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漢代麟趾金 |
發(fā)布日期:07-03-05 09:48: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在中國貨幣發(fā)展歷史上,黃金的使用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早在遙遠的殷商時期,先人已知用金,但中國古代黃金主要是用作貯藏和大額支付手段。 提起古代的黃金貨幣,相信讀者的腦海中馬上就會聯想到“金元寶”、“金條”、“ 金錠”等名詞?墒牵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人們往往將黃金做成圓形的金餅形狀,俗稱為“麟趾金”。在中國錢幣博物館的二層《中國古代錢幣陳列》展廳,就展出有一枚這樣的“麟趾金”,金光燦燦,引人注目。西漢盛行黃金,以斤為計算單位。黃金的形式受到楚國的影響,形狀通常為餅狀,又有柿子金、馬蹄金、麟趾金等形式。 為什么古人要把黃金做成麟趾形狀呢?這得從麒麟說起。 麒麟在中國 傳統(tǒng)文化中是祥瑞的象征,在民間有“瑞獸”之稱,同時還在“麟、龍、鳳、龜”中居于“四靈之首”,古來就有“盛世出麒麟”的說法。 麒麟其實是古人對一種集合鹿、馬、牛、羊、狼等長毛動物的模糊稱謂。其形象是羊頭、鹿身、馬足、狼蹄、牛尾,聳一只或一對鹿角。古人認為麒麟文質彬彬,一舉一動都講究姿容儀表;認為麒麟品行高雅,不會去傷害其它動植物。而且,麒麟還是罕見的一種長壽動物,少則活一千年,多則長達三千歲。麒麟同龍鳳一樣,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符號之一,寄托著古人對仁道德政、對賢明君主、對理想社會的向往和贊美。 因為麒麟稀有珍貴,又能示吉祥、兆祥瑞,帝王們就用金玉做成麒麟形狀,用以饋贈親屬,獎賞部下。于是,人們佩戴玉麒麟,就有了顯示身份和榮耀的意思。宋代詩人陸游有詩云:“同舍事容悅,腰佩玉麒麟”,說的就是這種情況。被稱作“麟趾”的金幣的用途亦是如此!镑胫骸钡淖置嬉馑季褪趋梓氲淖隳_。《詩經》中有周南·麟之趾篇,言“麟之趾,振振公子;麟之定,振振公姓”云云。意思是周文王的子孫都能像麒麟的腳步那樣,該行則行,該止則止,以善德行世,從不做有犯周禮的事情。此后,“麟趾”便成為頌揚王室子弟德行佳好的專用詞匯。后世常以“麟趾呈祥”作為結婚、喜聯的橫額,祝福生育仁厚的后代。 漢代鑄造“麟趾金”始于西漢太始二年(前95年),這年春天漢武帝出門轉游了一圈,回長安后頒布了一道詔書,稱自己登西隴高原曾經喜獲白麟,又在渥洼水邊見到了天馬,在 泰山見到了黃金。所以,當時人們根據這三件事,欲表祥瑞,就鑄造了一批“麟趾”形狀的金幣。從此,漢代便有了以“麟趾”為名的金幣!镑胫航稹敝饕脕碣p賜那些效忠于皇室、有軍功的大臣。因為不是鑄幣,根據交易的需要,在使用時可以任意切割,故“麟趾金”仍處在比較原始的稱量貨幣階段。 錢幣博物館展出的這枚“麟趾金”,正面為圓形,背面中空,周壁向上斜收,口小底大,形如圓足獸蹄。這枚金幣含金量95%,最大直徑處6.5厘米,高5厘米,壁厚1.5厘米,重286.97克,即相當于西漢一斤左右。 漢代“麟趾金”鑄造精良,造型優(yōu)美,歷經2000多年的風雨滄桑仍然保存完整,在展廳柔和的燈光映襯下光彩奪目。因為式樣獨特,給后人以無盡的遐想。它是兩千多年前祖先呈獻給我們的一份珍貴禮物。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王紀潔 |
上一篇:云南光邊“壹毫鎳幣” |
下一篇:跑馬崇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