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shù),一直處于世界前列,有過輝煌燦爛的歷史,出現(xiàn)過許多卓有成就的科學家,只是在近二三百年開始落后于西方。為了反映中國古代科學技術(shù)的輝煌歷史,以及古代科學家的卓越成就,也為了激發(fā)現(xiàn)代人趕超世界先進科學技術(shù)水平的信心,1955年8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fā)行一套《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一組)》紀念郵票,全套4枚,同時發(fā)行無齒小型張4枚。均采用中國著名畫家蔣兆和創(chuàng)作的原畫。孫傳哲設(shè)計。面值均為8分。小型張圖幅規(guī)格26.5毫米×43毫米。雕刻版。唐霖坤雕刻。無齒孔。無背膠。北京人民印
紀33M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發(fā)行的第一枚小型張。不法分子為牟利,利用真品照相制版,偽造紀33M《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一組)》小型張,印制較精美,沒有鑒定郵品真?zhèn)谓?jīng)驗的集郵者較易上當受騙。
那么,應(yīng)該怎樣鑒定紀33M《中國古代科學家(第一組)》小型張的真?zhèn)文兀?/SPAN>
1.看紙質(zhì):紀33M真品采用專用郵票紙印制,紙質(zhì)堅韌、挺括,比較厚。紀33M偽品采用銅版紙印制,紙質(zhì)比較軟綿,紙面光白。
2.看版別和刷色:紀33M真品采用雕刻版印制,刷色純正,線條瓷實,根根可數(shù)。紀33M偽品采用彩色膠印,刷色不純正,色彩不夠鮮亮,用高倍放大鏡進行觀察,小型張圖案和文字均有明顯的套色膠印的印刷網(wǎng)點,線條和筆畫發(fā)虛;有套色不準的暗影,有的模糊不清(圖1)。
3.看暗記:紀33M全套4枚郵票和4枚小型張,均在郵票圖案上藏有暗記;同一圖案的郵票和小型張,其暗記所藏部位相同。紀33M4枚小型張上的暗記是:在天文學家張衡像、數(shù)學家祖沖之像、天文學家僧一行像左肩邊上方、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像的右肩邊上方,均有一個細小的“人”字。“人”字雖很細小,但大多很清晰,只有極個別油墨印得淺淡的,看不太清
4.用鑒偽儀鑒別:紀33M真品采用專用郵票紙印制,在鑒偽儀的紫光燈照射下,呈暗紫色。紀33M偽品采用銅版紙印制,在鑒偽儀的紫光燈照射下,呈淺紫色。
來源:中國集郵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