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館正式開工并公布設計方案 |
發(fā)布日期:09-03-07 09:30:50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
奠基儀式上的世界氣象館模型。
將建成的世界氣象館內部效果圖。 世博網3月6日消息:一朵漂浮在霧氣中若隱若現的白云突然出現在你的面前,此時,如若陽光高度角恰好小于42度,你會看到什么呢? 在未來的世博園里,欣賞到近在咫尺的“霧中彩虹”絕不是夢想。 本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世界氣象館正式開工并公布了設計方案,“未來氣象與生活”讓人們滿懷遐想。 世博史上首個氣象展館 在世界氣象館奠基儀式現場,記者了解到,這是氣象主題第一次直接獨立參展世界博覽會,也是世博會157年歷史上出現的首個獨立氣象展館。 世界氣象館展區(qū)總代表、中國氣象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許小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世界氣象館圍繞城市與氣象這兩個看似獨立卻緊密相關的主體,以“為了人民的平安和福祉”為主題,旨在讓游客通過參觀能夠了解到未來如何處理好氣象與城市的關系,從而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同時為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提供更多側面的詮釋和內涵。 許小峰介紹說,世界氣象組織于2006年12月14日確認參展,2008年5月9日正式簽署參展合同,成為簽署參展合同的首個國際組織。 作為唯一的一座國際組織自建館,世界氣象組織館位于世博園區(qū)內B片區(qū)國際組織02地塊,總建筑面積為1230平方米。 外形如白云墻體會呼吸 這個命名為“云中水滴”的展館以4個大小各異、方向不同的白色扁圓球體相結合,形如云狀。其外部采用亮白色膜結構,膜布上均勻布滿噴霧點,當噴霧全部開啟時,整個建筑呈現一團云霧,如果陽光高度角小于42度,在中間步行廣場上的觀展游客,面向氣象館,還可能看到包圍建筑的彩虹。 此外,許小峰說,此建筑設計充分融入了節(jié)能減排的理念,建筑采用的鋼結構和膜結構材料可全部回收再利用,外層膜結構和霧狀噴泉設計可以起到降溫、節(jié)能、環(huán)保的作用,被譽為“會呼吸的皮膚”。 云中漫步體驗風雨雷電 進入世界氣象館,參觀者將猶如“云中漫步”。展示世界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的4D影院,將讓人們獲得有趣的“風雨雷電”體驗。具有魔幻色彩的“氣候變化云廊”,將以“全球氣候變化與城市的責任”為主線,參觀者可以詳細了解到全球氣候變化給城市、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和危害,通過模擬未來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的災難,給參觀者以心靈的震撼。許小峰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展示能向參觀者推薦和倡導一種健康綠色的城市生活方式,呼吁參觀者從身邊小事做起,節(jié)能減排,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世博氣象臺多災種預警 “世博氣象臺”是展館的又一大亮點。這個氣象臺是世界氣象組織的“多災種早期預警系統”示范項目成果的應用,參觀者可以親身體會這種“多災種早期預警理念”將給城市防災減災帶來新的促進,因為它不僅是一個生動的展品,更將在世博期間真正業(yè)務化運轉,現場為世博會提供及時、精細的氣象預報和服務。 記者了解到,上海世博會期間,游客進入園區(qū)范圍內,手機上即可收到世博氣象臺實時提供的氣象信息,在世界氣象館里,參觀者還能看到電視天氣預報制作和播報的全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