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金元寶生銹事件 |
貴金屬市場還沒完全開放,廠家是從人民銀行的金庫拿原料,精煉廠的提煉標準和現(xiàn)在是差不多的,老幣、新幣的原料都是一樣的。 [收藏貼士] 去斑神器:高溫火機 在陳浩敏看來,金制品表面的氧化斑點對其的投資價值沒有影響。如產生氧化斑點,購買者自行稍加處理就能清理。用高溫火燒時,可能會聞到一點臭味,但對它的分量沒有影響,前后重量不會出現(xiàn)任何差別,一盎司的還是一盎司。 不過,甄永紅也提醒說,有紅斑和沒紅斑,雖說質量成色上相差不大,但在投資價值上可能因為品相問題進而影響價值。購買金制品后,消費者最好不要輕易拆開表面的塑料套,切忌用手直接觸摸,平時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拔易约嘿徺I了紀念幣都是存封起來,最保險是放在銀行的保險柜里!苯瓌t昊說。 目前,黃金價格很高,金條、金幣及金首飾等品類都被爆出過作假現(xiàn)象。對此,業(yè)內人士的核心建議仍是選擇正規(guī)的購買渠道和品牌商家。 “以首飾為例,大的首飾廠一般都有駐點的檢測師抽檢產品,購買時找大品牌一般都有保證!闭缬兰t說,各種金制品里最有投資價值的是金條,黃金首飾的佩戴美觀功能更強,因為黃金首飾會使用焊藥,尤其是扣件,廠家為保證硬度,不會用純金,純金太軟不適合,扣件會加入一點其他金屬。比如5克的手鏈拿去融化了大約只有4點幾克,當然這在首飾行業(yè)內是正常的。 黃金“造假”新聞回顧 ◎2012年“十一”黃金周期間,一條關于“黃金造假”的傳聞在互聯(lián)網上迅速發(fā)酵。有微博稱,中國工商銀行出售的黃金摻假,同時還質疑國內市場上40%的金條用銥或鎢摻假。 后來,工行貴金屬業(yè)務部發(fā)言稱傳聞屬不實之言。網傳檢驗出工行金條摻雜“銥”的檢測機構在南京,南京的檢測機構表示未發(fā)現(xiàn)銀行黃金制品摻假。 ◎2013年1月,北京一家媒體報道說,沈先生2年前在王府井大興店的中國黃金專柜,花14900元購買一枚50g的中國黃金A U 9999元寶金,并將之放在銀行保險柜儲藏,不過現(xiàn)在元寶金上面出現(xiàn)紅斑,懷疑是造假所致。沈先生向銷售方中國黃金索賠50萬元,中國黃金出面回應稱,該消費者有敲詐勒索的嫌疑,現(xiàn)已報警處理,暫無定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