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寶藝術(shù)網(wǎng)訊】五銖:中國古代貨幣。 鑒于幣制混亂和鑄幣失控后引起的吳楚叛亂等嚴(yán)重后果,漢武帝在統(tǒng)治期間先后進(jìn)行了六次幣制改革,才使?jié)h初以來一直未能解決的貨幣問題得到了比較徹底的解決。
錢面:錢文“五銖”二字橫讀,篆書,穿上下各一柱星,形同柱石。“五”字猶如兩個三角型,銖字的“朱”字上下方折,無穿廓。博寶在線拍賣網(wǎng)一年內(nèi)共上拍五銖815枚。
錢面:錢文“五銖”二字橫讀,篆書,穿上向左“君宜”二字,穿下向右“侯王”。
錢面:錢文“五銖”二字橫讀,篆書,無內(nèi)廓,金旁省點。
錢面:錢文“五銖”二字橫讀,篆書,有內(nèi)外廓。
錢面:錢文“五銖”二字橫讀,篆書,有內(nèi)廓無外廓。
錢背:光背,大穿。
錢背:同錢面。
錢背:光背。
背景:從漢武帝元狩五年鑄行“五銖”錢,錢重與錢文一致,由此發(fā)端行用700年的“五銖”錢階段,到唐朝建國后武德四年鑄行“開元通寶”錢,取代了隋“五銖”錢,終結(jié)了中國錢幣史上的紀(jì)重時代。“五銖”錢穿上下柱星,華書有記載,1987年6月河南省許昌張潘鄉(xiāng)出土中也有發(fā)現(xiàn),但都是小平錢,未見大錢,故脫譜。
行情分析:
根據(jù)博寶在線拍賣網(wǎng)2009年--2010年五銖系列在線拍賣統(tǒng)計,在1年的時間內(nèi),五銖一共有815枚拍品上拍,總瀏覽101495次,參與總?cè)舜芜_(dá)到117人,出價次數(shù)2245次,其中價格最高的是五銖順讀,面四決1枚,藏家最為關(guān)注的五銖如下:漢至六朝鑄郡國五銖銅質(zhì)母范一對、蜀五銖、三國兩晉南北朝陳五銖。其中競爭最為激烈的【五銖順讀,面四決1枚】定價50元人民幣起拍,加價幅度5元,在經(jīng)過193次出價后,最后以1411元的價格成交!
以下是博寶在線拍賣網(wǎng)部分成交記錄:
拍品名稱 |
尺寸 |
成交價 |
起拍價 |
五銖順讀,面四決1枚 |
直徑27.4mm厚2mm |
1,411 |
50 |
標(biāo)準(zhǔn)的五銖銅范 |
72*36*8*152.7 |
1,050 |
1,000 |
永安五銖背神獸花錢 |
直徑:36.1mm 厚度:2.1mm |
930 |
480 |
五銖背封神公花錢 |
直徑:46.8mm 厚度:2mm |
620 |
500 |
五銖合背 |
直徑26mm重3.6克 |
402 |
160 |
永安五銖背四出一枚 |
徑:24.1,厚1.3 mm,重:4 g |
396 |
260 |
龜茲五銖 |
直徑17mm |
390 |
150 |
永安五銖(背四出) |
直徑24mm |
380 |
280 |
五銖異品背長壽 |
直徑12mm厚1mm |
372 |
80 |
常平五銖一組5枚 |
直徑25mm |
346 |
240 |
直百五銖一組5枚 |
直徑26mm |
343 |
280 |
常平五銖一組5枚 |
普品 |
341 |
280 |
常平五銖一組5枚 |
普品 |
302 |
240 |
永安五銖一組5枚 |
直徑23mm |
286 |
240 |
一品五銖背長壽 |
直徑11mm厚1mm |
275 |
100 |
直百五銖背“爲(wèi)” |
徑:26.5 厚:2.5 重:6.1 g |
260 |
200 |
南北朝常平五銖、永安五銖、永通萬國、北周布泉各一枚一枚 |
24、23、22.5、26.8 mm |
230 |
200 |
北周五銖一組2枚 |
普品 24mm*1mm |
228 |
20 |
直百五銖(背“為”) |
直徑26mm |
225 |
150 |
永安五銖背四出 |
直徑:24.5mm 厚:2mm |
220 |
150 |
拍品名稱 |
尺寸 |
成交價 |
起拍價 |
永安五銖一組5枚 |
普品 |
220 |
210 |
直百五銖四枚 |
直徑25mm-27mm |
220 |
120 |
五銖陶范 |
長140mm寬110mm厚34mm重 |
220 |
200 |
北周五銖 |
普品 |
210 |
200 |
直百五銖四枚 |
直徑26mm-27mm |
210 |
90 |
永安五銖 常平五銖 各兩枚 |
直徑23mm/24mm/24.5mm/24.5mm |
202 |
90 |
永安五銖 四枚 |
直徑23mm |
200 |
140 |
常平五銖 四枚 |
直徑24mm |
200 |
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