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回購節(jié)后井噴 金價走勢仍將看多 |
伏筆的,是去年曾發(fā)生過的連排五天長隊的“認購井噴”。今日黃金價格的走勢證明:這些“黃金投資(投機)客”們對金價高低點的判斷與對抄底時機的把握,難以置信的精準!
李表示,去年10月份,黃金價格在170元左右低位徘徊的時候,公司門店的購金者“排了五天隊”!拔逄鞎r間里,我們一個旗艦店賣掉了2噸黃金!”而金價隨后的走勢證明,170元/克的價位正是一個“筑底”階段:在不到20個交易日后,金價開始連續(xù)向上跳空高走,綿延三月,今朝依舊! 而即便很多投資(投機)客們認為目前的金價已經足以達到讓自己“排隊”套現的時候,購金者依然絡繹不絕:與投資金條市場出現“回購井噴”現象相映成趣的,是北京地區(qū)春節(jié)期間黃金銷量的“暴漲”!百u得火,買得也火!焙罨菝袢缡强偨Y。 據北京市商務局公開統(tǒng)計數據顯示,北京知名的黃金賣場“菜百”(北京菜市口百貨股份有限公司)春節(jié)七天假期的黃金累計銷售額達人民幣1.66億元,同比增幅達3成;位于王府井 的工美大廈,黃金銷售則突破1000萬元,同比增長2成多;而貴友大廈春節(jié)主打的“黃金品牌”的銷量更是增長近50%。 中國黃金另一位參與數據統(tǒng)計的工作人員介紹稱,2008年全年在北京地區(qū)售出的投資金條總量在5噸左右,而今年,業(yè)內比較認可的預測值應該在20多噸!斑@是一個實物黃金投資市場更深層次的巨大變化!”他認為。 而與以“避險”為投資指導思想的程洋相同,同樣是穿梭于各種證券金融投資市場的一些專業(yè)從業(yè)人員,也開始悄悄轉向黃金——這個在當前證券金融投資環(huán)境中的唯一“非信用資產”。 據另一位接受采訪但要求匿名的黃金公司高管介紹,整個2008年,他接觸到的從證券市場退出轉投資黃金的大客戶,不下50人,其中不乏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們。 據他介紹,這些大客戶中,有六成是在證券市場盈利后轉投黃金。從現在的金價走勢看,這部分人在黃金市場全部“落聽”賺到錢了;另四成則是在慘痛割肉后,把錢“扔進”黃金市場里“避險保值”。 而被其形容為“活得很辛苦”的基金經理們,有相當一部分已經開始個人藏金了,“雖然從實物金和期貨金、TD金、紙黃金的交易制度上來講,機構避險并不一定需要購買實物金,但是依然還有個人購買投資金條的現象!边@位高管說。 因恐懼而喧囂 上述實物黃金投資這個“小市場”中的“大現象”,其實只是電子黃金投資市場(黃金期貨、TD金及紙黃金業(yè)務等)行情井噴的折射。 因假期停牌期間國際金價大漲,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黃金主力合約“滬金0906(AUSM)” 成為節(jié)后期貨市場的首個交易日中表現最為搶眼的品種:該合約大幅跳空高開,以200.16元/克開盤,隨即拉升至7%的漲停板——這是國內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價格自2008年10月中旬以來首次返回200元關口。 雖然此后漲停板被拋盤砸開,但該合約最終仍收盤于198.46元/克,漲幅6.09%。上金所的TD金亦是盤中封于漲停、最終上漲6.02%! 在信達證券有色金屬行業(yè)分析師范海波看來,這樣的行情以及國際黃金市場的最近變化,“黃金期貨、TD金甚至是銀行的紙黃金,均是機構真正開始扎堆的地方”。 與上述黃金公司高管介紹的原證券市場大客戶和基金經理個人轉投金市的現象相比,范海波表示:“雖然目前沒有數據可查證國內轉投黃金市場(不局限于實物金)的機構到底有多少,但國內私募基金在期貨黃金、上金所TD金以及銀行的紙黃金中的投資比例和影響力,絕不可小覷!” 對避險的需求和對未來經濟不確定性擔憂的劇增,進一步導致了資金避險需求的放大。黃金作為唯一的“非信用資產”,再次被瘋狂追逐。 從國際黃金市場的變化數據分析,目前避險資金進入黃金市場最明顯的例子是全球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