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精靈最早源于比利時,也帶有很多的"法國元素"。1954年,比利時漫畫家貝約(原名皮埃爾·庫利福德)開始發(fā)表以兩個中世紀武士為主角的奇幻漫畫《約翰與皮威魔笛歷險記》。連載到1958年10月23日這一期時,兩個主角在一次叢林冒險中遇見了一群頭戴白帽、身穿白色連腳褲的藍色小矮人,也就是后來風靡世界的藍精靈。這群小家伙瞬間把讀者征服了,風頭甚至蓋過了兩位主角。就這樣,藍精靈在擁有"連環(huán)畫王國"的比利時紅極一時,成為了當時的主流。而藍精靈這個名字的由來源自于法語 Schtroumpfs。一次,貝約和好友在一起吃飯,席間讓友人把裝鹽的小瓶子遞給自己,可一時卻想不起"鹽"一詞的發(fā)音,于是脫口而出:"請把 Schtroumpfs 遞給我!"貝約和友人都覺得這個詞挺有趣的,后來便以此來命名那些藍色小精靈。
貝約和“藍精靈”
此后的半個多世紀,這股藍色風暴席卷全球,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漫畫、動畫片、電影、現(xiàn)場秀以及各種玩偶,藍精靈的形象足足吸引了幾代人。其中,藍精靈圖書的影響力更是持久和深遠,被譯成25種文字在全世界出版發(fā)行,銷售量超過2500萬冊。
為紀念藍精靈卡通形象誕生60周年,比利時中央銀行于2018年11月1日發(fā)行“藍精靈誕生60周年”紀念銀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包含本色銀幣和彩色銀幣各一枚,采用相同的設(shè)計圖案,均為比利時法定貨幣,由比利時造幣廠鑄造。


正面圖案:
中央為歐洲版圖并刊面額、發(fā)行年號,左側(cè)幣緣為比利時三種官方語言——法語、荷蘭語和德語版國名,右側(cè)邊緣為象征歐洲十二國的十二顆星。
背面圖案:
中央為卡通風格的阿拉伯數(shù)字“60”,代表藍精靈誕生60周年,右上方為經(jīng)典的藍精靈卡通形象,其中彩色幣的阿拉伯數(shù)字和藍精靈采用了彩色移印工藝制作;上方空白處刊發(fā)行年號,上下邊緣分別刊法語和德語版“藍精靈”字樣。
材質(zhì) |
質(zhì)量 |
成色 |
直徑 |
重量 |
發(fā)行量 |
面額 |
銀 |
精制 |
92.5% |
30毫米 |
14.6克 |
本色12500枚 彩色6250枚 |
5歐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