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古幣年代的常識 |
發(fā)布日期:08-10-20 18:13:08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太和、青龍、景初 發(fā)行錢幣及備注:壓五壓金五銖
吳(222~280) 帝王:大帝(孫權) 年號:黃武、黃龍、嘉禾、赤烏、太元、神鳳 發(fā)行錢幣及備注: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 蜀(漢)(221~363) 帝王:昭烈帝(劉備) 年號: 發(fā)行錢幣及備注:蜀五銖? 直百五銖? 直百?直一· 太平百錢·世平百錢·太平百金·定平一百 西晉、東晉、十六國 西晉(265~316) 帝王:武帝(司馬炎)年號:泰始、咸寧、太康、太熙、 發(fā)行錢幣及備注:沿用舊錢 帝王:惠帝(司馬衷) 年號: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寧、太安、永安、建武、永興、光熙 發(fā)行錢幣及備注:一類小型私鑄泉泉、貨貨、貨泉、布泉、貨布可能為當時豪強鑄造 東晉(317~420) 帝王:元帝(司馬睿)年號:建武、大興、永昌 發(fā)行錢幣及備注:趙王石勒造“豐貨” 帝王:明帝(司馬紹) 年號:永昌、太寧 發(fā)行錢幣及備注:沈充造“沈郎五銖” 帝王:成帝(司馬衍) 年號:太寧、咸和、咸康 發(fā)行錢幣及備注:成漢李壽造“漢興”錢 帝王:安帝(司馬德宗)年號:隆安、元興、義熙 發(fā)行錢幣及備注:北涼造“涼造新泉” 帝王:恭帝(司馬德文) 年號:元熙 發(fā)行錢幣及備注:夏造“大夏真興” 南北朝 (420~581) 南朝: 宋(420~479) 帝王:文帝(劉義隆) 年號:元嘉 發(fā)行錢幣及備注:四銖 帝王:孝武帝(劉駿)年號:孝建、大明 發(fā)行錢幣及備注:孝建四銖、大明四銖 帝王:前廢帝(劉子業(yè)) 年號:永光、景和 發(fā)行錢幣及備注:兩銖、永光、景和、孝建(二銖) 南朝:齊(479~502) 帝王:武帝(蕭賾) 年號:永明  |
上一篇:如何識別錢幣假銹 |
下一篇:古錢幣書法軼聞 (轉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