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中山開國紀念銀幣考述 |
|
發(fā)布日期:12-01-04 15:29:15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收藏》雜志 作者: |
|
決:先總理像幣繪樣鐫模需時,準暫用民國元年所鑄先總理紀念幣舊模,先行鑄用。成色、分量,均照袁幣辦理,各等因。業(yè)經(jīng)通電所屬各造幣廠,一律停鑄袁幣,如在鐫刻新模未成以前須先開鑄,即向?qū)帍S領取紀念幣舊模,先行仿鑄在案!
民國17年(1928年),國民政府擬定《國幣條例草案》:“第一條:國幣之鑄發(fā)權,專屬于國民政府。第二條:國幣之型式,由財政部擬定呈經(jīng)國民政府以令頒定之。第三條:在金本位未實施前,暫以純銀庫平六錢四分零八毫為國幣之本位。定名曰圓。……第六條:國幣之重量成色如左。(1)本位幣總重七錢二分,銀八九銅十一。(2)五十分銀輔幣總重三錢六分,銀七銅三。(3)二十分銀輔幣總重一錢四分四厘,銀七銅三。(4)十分銀輔幣總重七分二厘,銀七銅三。”同年,壹圓本位幣在南京、杭州和天津造幣廠開鑄。 據(jù)當時南京造幣廠廠長湯鉅呈稱:“職廠遵飭改鑄孫總理像新式國幣,因繪樣鐫模種種手續(xù)尚需時日,在新模未成以前,奏準暫用民國元年先總理開國紀念幣舊模印鑄,以濟金融。成色重量仍照舊例辦理,現(xiàn)已業(yè)經(jīng)出幣,已分運中國、交通、中南、鹽業(yè)、大陸、金城、四明各銀行分別銷售,除將新模督促進行,一俟成就,立即更換所有現(xiàn)鑄紀念新幣!惫P者認為:上述提及到的“先總理開國紀念幣舊模”是指小頭的“形制”,而非“上、下五角星”版舊模。換言之,“六角星”版鋼模誕生于民國17年(1928年)。 第三階段是1948~1949年,由于當時國內(nèi)物價暴漲,貨幣貶值,百姓對于紙幣失去信心,社會經(jīng)濟陷入癱瘓,國民政府為順應社會需求,恢復銀本位。1948年10月10日恢復鑄幣,重新鑄造并發(fā)行銀元。這時的上海、成都、重慶、云南、臺灣、海南等各地區(qū)造幣廠陸續(xù)開工鑄造,版式多為船洋和大頭,而小頭鑄造數(shù)量相對較少。 圖文寓意 小頭是第一枚將大總統(tǒng)頭像替換皇家龍圖的國幣,這意味著宣告清王朝統(tǒng)治的結束,中國從此進入共和制的新紀年。此外,幣面鐫刻中英文字,意在告知外國人,中國新的開放時代來臨。 小頭圖案中還包含很多“寓意”,據(jù)李伯琦《中國紀念幣考》手稿中敘述:“左右五瓣梅花各一支,五權憲法意者也,后即以此為國花。背,中間壹圓二字,而輔以嘉禾各一支,每支一穗三葉,三民主義意也!逼渲,五權指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彈劾權和考試權,三民主義是指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曾創(chuàng)議梅花為國花,未付表決,但此后國民政府習慣上把梅花視作國花。如國軍將領的 |


